“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就在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后,不少键盘经济学家立马跳出来指点江山。 每年加拿大要靠中国市场吃下去上百万吨油菜籽,光去年就销出了500多万吨。 中国买走的可是世界三分之一的油菜籽,这意味着加拿大自己空出来的那部分,把整个国际市场上的买家数量比一比,根本没几个能接得住。 有人说欧洲有钱、市场大,难道他们不会买吗?可欧洲自己种的油菜籽年年产量都稳定,自己的市场几乎吃得饱饱的,让他们再多消化几百万吨,欧洲农民恐怕第一个要出来闹。 印度食用油短缺不假,可让他们一次性买下加拿大这堆油菜籽,也太强人所难。 其实印度买的不多,还得算着外汇,政府为了保护本地种植,也不太乐意放开大门。即便加拿大打算低价抛售,也没几个人能迅速掏出大笔资金接盘。 还有日韩,不少人觉得这两个地方消费能力高,油菜籽也能卖进去。可了解那边的市场之后才发现日韩人的厨房油种根本不是菜籽油,买的人并不多。 改变饮食习惯没那么容易,加拿大就算把油菜籽摆上日韩人家的餐桌,也很难指望他们马上买账。 有些人说,把油菜籽加工成菜油或者菜粕再出口是不是条路?其实早在之前,中国对这些产品的关税就提升了不少,直接把出口路堵死。 别的国家能消化加工产品的有限,搞生物燃料又不是说来就来,加拿大本地工厂根本忙不过来。 其实全球油菜籽的贸易就像拼装好的积木,中国突然不买了,缺口就在那里,其他市场压根补不上。 而这背后的损失,短时间只能让加拿大农民自己扛。他们要面对价格下跌、仓库爆满、贷款催缴的难题,一大早账户上就少出好几万加元。 同时,世界的菜籽油流向忍不住要跟着变。中国悄悄转向其他国家采购,比如最近国内企业就下了澳大利亚新货,这让加拿大人更觉雪上加霜。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卖的是同一类产品,竞争一下子变得更激烈了。加拿大农民如果不能赶紧找到出路,这块市场怕是很难再拿回来。 对于中国来说,市场那么大,调整采购对象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加拿大,错失了最大买家,才明白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是硬道理。 国际农产品的买卖,从来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加拿大这一回遭了教训,农民的烦恼,不止是田里油菜籽往哪去,更是怎么走好未来的路。
看图说话[捂脸哭]莎莎:邱爹你看后面那人拿的啥?邱爹:你听我说话看后面干啥?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