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就在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

语蓉聊武器 2025-08-21 11:17:16

“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就在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后,不少键盘经济学家立马跳出来指点江山。 萨斯喀彻温省农业厅的最新报告显示,该省今年油菜籽种植面积达到 1200 万英亩,创五年来新高。 可省长斯科特・莫伊最近却天天往渥太华跑,因为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 75.8% 反倾销保证金的政策出台后,省内储存设施的缺口已经扩大到 300 万吨,不少农民只能把菜籽堆在露天场地,用塑料布草草遮盖。 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主席克里斯・戴维森在行业会议上拍了桌子,他手里的统计报表显示,本国油菜籽产业年产值约 300 亿加元,占全国农作物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中 60% 的出口量都流向中国。 “那些说‘换个市场’的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压榨设备都是按中国榨油厂的标准定制的,连包装规格都是 180 公斤的大袋,这在欧洲市场根本卖不动。” 欧洲油菜籽加工商协会的回应更直接,他们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欧盟现有榨油厂的开工率已经达到 89%,库存周期维持在 45 天的合理水平。 “突然增加 500 万吨进口,意味着至少要新建 10 家日加工能力千吨级的工厂,这在环保法规严苛的欧洲,没有三年时间根本办不下来。” 德国农民联合会甚至发了声明,警告若加拿大油菜籽低价涌入,他们将启动反倾销调查。 印度食用油加工协会的表态也透着无奈,去年该国从加拿大进口的 28 万吨油菜籽,其实是为了填补葵花籽油短缺的临时举措。 “我们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买原油,今年进口食用油的预算已经用完,而且政府刚提高了芥子油的收购价,就是为了鼓励农民扩大种植,不可能再大量进口油菜籽。” 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消费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去年该国菜籽油人均年消费量仅 1.2 公斤,还不到大豆油的十分之一。 东京某超市采购主管透露:“我们试销过加拿大菜籽油,三个月才卖出去两桶,最后只能降价处理给饲料厂。”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的内部文件显示,本国菜籽油加工产能约为每年 600 万吨,其中 400 万吨都得靠出口中国消化。 今年 3 月中国加征 100% 关税后,已有三家大型加工厂宣布减产,裁员人数超过 800 人。 而生物燃料行业的年消耗量稳定在 80 万吨,想把这部分需求提升到 500 万吨,至少需要 20 亿加元的设备改造投入,可目前没有任何企业愿意投资。 追溯这场风波的源头,加拿大 2024 年的关税调整文件漏洞百出。 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 100% 关税的同一天,却取消了美国特斯拉的进口配额限制。 对中国钢铁加征 25% 关税的理由是 “保护本土产业”,但同期美国钢铁在加市场份额反而提升了 3 个百分点。 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让中国商务部在 11 个月的调查中收集到了充分证据,除油菜籽外,卤化丁基橡胶的反倾销税率确定为 68.3%,豌豆淀粉的调查范围还扩大到了蛋白制品。 澳大利亚农业部长的记者会则透着喜气,他们展示的检疫流程录像显示,新安装的色选设备能把杂质含量控制在 0.8%,黑胫病监测采用了区块链溯源技术,每批货物都附带实时传输的检测数据。 “从南澳港口出发,12 天就能到宁波港,比加拿大西海岸出发节省 22 天,这对保持油菜籽新鲜度太重要了。” 中粮集团的采购经理补充道,首批 5 万吨订单的到岸价确实比加拿大货低了 12%。 回顾 2019 年的越南大米案更有启发,当时印度突然限制大米出口,越南趁机抢占市场,不仅更新了品种,还建立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标准。 等印度恢复出口时,发现全球买家已经习惯了越南大米的品质,花了三年才夺回原来的市场份额。 现在加拿大油菜籽面临的,正是同样的困境,萨斯喀彻温省的农民已经在打听澳大利亚油菜籽的品种特性,准备明年改种了。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1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