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变被告?”海南琼海,男子帮重病的堂哥垫付医疗费,堂哥离世后,他又跑前跑后帮助料理后事、垫付丧葬费。可谁知,堂哥尸骨未寒,堂嫂就把他告上法庭,要求退还堂哥的补助金2.8万元! 据8月8日报道,那天海南琼海的太阳刚爬过椰子树梢时,种先生蹲在刚修好的墓碑前,指尖摩挲着堂哥的名字。手机突然震动,法院传票的电子图片在屏幕上跳出来——堂嫂王女士把他告了,要求退还民政部门发放的2.8万元困难补助金。
这个数字像块烧红的炭,烫得他手一哆嗦,烟头掉在裤脚上,烧出个焦黑的洞。火苗舔着灰烬往上升,他想起三个月前在医院走廊里,自己攥着刚取的4万块现金,手心里的汗把钱都浸得发潮。
那会儿堂哥刚从 ICU 转出来,浑身插着管子,医生说后续治疗还得不少钱,堂嫂在一旁抹着眼泪,说家里实在拿不出余钱了。 种先生成了这个破碎家庭的临时支柱。他翻出手机里的记账本:3月15日买止痛药垫付487元,3月20日请护工三天共600元,4月2日转院救护车费用1200元……
最棘手的是丧葬事宜,殡仪馆的冷藏柜每天收费200元,墓地销售员催着交定金,说再拖就要错过"风水吉位"。陈明咬咬牙,把准备给女儿报暑假班的钱先垫上,又在微信群里向亲戚们借了两万。
堂哥在医院清醒的时候拉着他的手,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说这钱以后一定还。种先生摆摆手,说都是一家人,说这些见外了。 堂哥走的那天是个雨天,种先生冒着头盆大的雨去买寿衣,裤脚全湿透了还在滴泥水。办后事的那几天,他凌晨四点就去殡仪馆排队,又顶着大太阳去郊区看墓地。
堂哥单位给的那笔4万补助金,到账当天他就取了出来,1万元作为围墓费,剩下的3万元用来买墓地和石碑。他自己还垫了几千块交通费,光是跑民政局开证明就跑了三趟。 但令种先生没想到的是堂哥头七刚过,法院的传票就寄到了自己手里。堂嫂说那笔补助金是堂哥的遗产,要求种先生一分不少地退回来。种先生并没有花一分钱,这笔补助金已经全部用在了堂哥的后事上,甚至自己还垫付了2万元。
于是种先生拿着厚厚的一沓收据去找堂嫂,里面有医院的缴费单、殡仪馆的发票、墓地的认购书,加起来比补助金还多。堂嫂看都没看,说那些都是种先生自愿花的,跟她没关系,而且她根本不信自己丈夫的后事需要这么多钱,她认为这些都是种先生的一面之词。 开庭那天种先生把所有收据都提交给了法官,每一张上面都有明确的日期和金额。法官一项项核对,却发现其中有4200的住院费没有合理的支出缘由,以及补助金当中有3500无合法依据。
虽然种先生解释道这些钱都用在来回路费以及护理费,但是因为这些花销没有收据所以法院最后还是认定这两项共计7700元构成不当得利,应予以返还。法院判决,种先生返还7700余元以及利息给堂嫂。
拿到判决书的那天,种先生还是将这笔钱给了堂嫂,只是从这天起,种先生再路过堂哥家附近时会绕着道走,甚至下定决心不再与堂哥一家有任何往来。村里的人说起这事,都唏嘘不已。
这起案件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它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亲兄弟之间也得明算账,垫付时一定要存留好所有的收据。对此,如果是您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做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