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他们该何去何从!”深圳一位老板实在撑不住了,干脆把话说透:从8月12日

尉迟红 2025-08-13 11:06:46

“太难了。他们该何去何从!”深圳一位老板实在撑不住了,干脆把话说透:从8月12日开始,工厂大门就锁上了,机器不再响,灯也不再亮,大家不用再打卡上班。这个决定不是一拍脑门,而是连续几年亏了又亏,订单越来越少,原料越来越贵,银行贷款、房租水电、人工社保一样都跑不了,窟窿越补越大,最后股东会、董事会一合计,与其拖着大家一起沉船,不如现在就止损,把工厂关掉,把账算清,把能拿的钱先发给员工。所以公司发了一纸“解散公告”,说白了就是告诉大家:厂子黄了,各位兄弟姐妹,咱们好聚好散。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钱。法律规定,公司解散要给补偿,干一年给一个月工资,干半年也给半个月,这叫“N”,如果老板今天通知你明天走人,还得额外再掏一个月工资当“代通知金”。 工资、加班费、年假折现、社保公积金,一分不能少,清算小组会排号叫人,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分批办手续,办完就转账。留下来的财务、行政、保安、设备师傅们还得把机器卖掉、把账对完、把税交清,干到最后一刻,工资照发,补偿照算,哪一天清算结束,哪一天他们再领最后一笔钱。 公告一出,网上炸了锅。有人说:“这年头连深圳都撑不住,制造业真的难了。”也有人吐槽:“老板早干嘛去了,早点转型不就好了?”还有人替工人着急:“四十来岁的流水线大哥大姐,技能单一,离开工厂还能干啥?”更有网友感慨:“当年这家厂红火的时候,订单做不完,宿舍都住不下,这才几年,说倒就倒,真像一场梦。” 要说老板是不是无奈,那确实是无奈中的无奈。疫情那几年已经伤筋动骨,外贸订单腰斩,原材料像坐过山车,芯片、铜线、塑料粒一天一个价。好不容易熬到放开,欧美客户又把订单转到越南、印度,说那边人工便宜。国内同行打价格战,利润薄得像刀片。 老板试过借钱发工资,试过把厂房租一半给别人,甚至把自家房子抵押给银行,可窟窿太大,利息越滚越多。继续硬撑,只能拖欠工资、断缴社保,到时候员工更惨,现在壮士断腕,至少还能留下一点体面。所以这一步,表面看是“关门大吉”,其实是“保命止损”。 那这些工人怎么办?四十岁以下的,手脚还利索,可以去隔壁新开的物流园做分拣、去生鲜仓库搬货,工资不比厂里低,就是累点。 有些年轻人早就偷偷在学开叉车、考电工证,现在正好跳槽。最揪心的是四十到五十岁的老伙计,干了半辈子拧螺丝、焊锡点,技能单一,离开流水线就像鱼离开水。他们有的打算回老家,把补偿金拿来开个小卖部、摆个烧烤摊;有的准备留在深圳,白天跑外卖、晚上干代驾,两口子加起来也能月入一万多;还有的人想拼一把,去培训机构学修空调、装宽带,学成后跟老乡合伙接活。路都不好走,但总好过在倒闭的厂里等死。 说到底,一家工厂的倒下,就像大树上掉下的一片叶子,风一吹就飘走了,可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老板曾经也想把厂子做成百年老店,工人也想过干到退休,可时代变化的脚步从不等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给离开的人多指几条路,给留下的人多留一点尊严。希望下一次再有工厂关门,大家不再只是叹息,而是能提前看到预警,提前学点新本事,把命运的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毕竟,生活还得继续,太阳照常升起,日子总要往前过。

0 阅读:0
尉迟红

尉迟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