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重手!对中国发出前所未有威胁言论,扬言后果自负
针对中美贸易谈判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5日突然对中国发出了威胁言论,扬言宣称:若美中达成贸易协议,他很可能会在年底前和中方会面,若双方没有达成协议,他就不会和中方会面。 但这威胁的分量,轻得像片羽毛,他怕是忘了中美贸易额去年6900亿美元,美国从中国买的智能手机占其市场的78%,服装占65%,连圣诞树上的装饰品都有90%来自中国。 特朗普说“不会面”,难道这些商品就能自己从货架上消失?去年他加征关税时,美国零售商协会哭着喊着求豁免,最后给1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开了绿灯。 而中国这边的牌早摆得明明白白。美国大豆去年对华出口跌了23%,巴西趁机补了缺,现在中国从巴西买的大豆比美国多40%,伊利、蒙牛的奶粉生产线早换了原料来源。 能源领域更绝,美国的LNG想往中国运,得排队等卡塔尔、澳大利亚的船卸完货,去年中国从美国买的天然气只占进口量的7%,少了这点,暖气管照样热。 这些替代来源,让特朗普的威胁成了“你不卖给我,有的是人卖”,这种底气,可不是靠喊口号能吓没的。 不仅如此,美国国内的压力比特朗普的嗓门还大。中西部的农民去年因为对华出口少了,拿了280亿美元补贴,可这钱比他们损失的利润还少15%;爱荷华州的大豆协会主席在听证会上拍桌子,说“与其发补贴,不如让我们跟中国做生意”。 硅谷的科技公司更急,苹果在华营收占全球20%,高通的芯片54%卖给中国,他们的游说团天天堵在白宫门口,求着别把谈判搞黄,这种“企业逼宫”的架势,特朗普怕是比谁都清楚。 而之前的贸易战也早就证明,这种威胁最后伤的是美国自己。2018年加征关税后,美国的洗衣机价格涨了12%,SUV涨了8%,消费者一年多花了83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多掏700块。 美联储的报告里写着,关税让美国GDP增速降了0.3个百分点,这种“自己给自己加税”的操作,比商场里的“买贵退差价”还讽刺。 现在特朗普又来这套,企业们早把预案做好了——福特汽车把中国的零部件订单转到墨西哥,再从墨西哥运到美国,绕个圈避关税,就是麻烦点,但总比停产强。 可中国的反制从来精准得像手术刀。美国想卡芯片,中国就把国产芯片的采购补贴提到15%,中芯国际的14纳米产能去年翻了一倍。 美国想限制新能源,中国的光伏组件占全球80%产能,反手就把美国的光伏装机成本拉高了20%。 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路数,让特朗普的威胁成了“拳头打在棉花上”。 商务部的数据摆在那儿: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9%降到去年的15%,而对东盟、欧洲的出口涨了22%,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早不是“不会面”能撼动的。 说到底,特朗普这威胁更像给国内看的表演。中期选举临近,他得在支持者面前摆“强硬”姿态,可真要让贸易谈判黄了,农民、企业主的选票就得跑。 这种操作,在之前的谈判里演了无数次——喊着“要加税”,最后豁免了大半;说“不妥协”,转头又派特使来北京。 可中国早就摸透了这套,该谈就谈,该做的生意照做,毕竟市场规律比谁的威胁都管用。
chen xian sheng
中国不会怕你们美国特朗普的威胁的,七十多年来美帝国天天都在对中国威胁攻击,中国人就这样的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