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铁了心要打垮中国?俄乌冲突爆发后,疑似最大威胁现身,西方车企大多一股脑选择撤出了俄罗斯,中国车企便趁机杀了进去,万万没想到普京却突然泼了盆冷水……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局势被彻底搅乱,汽车行业也跟着翻天覆地,西方对俄罗斯甩出一连串狠辣的经济制裁,搞得西方车企不得不收拾包袱走人,中国车企瞅准机会,立马杀进俄罗斯市场,填补空缺。 可就在中国车企风生水起的时候,俄罗斯却突然给泼了盆冷水,收紧了进口政策。 2025年7月,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官宣:未来三年,所有外资车企若想继续在俄销售,必须在本地建立工厂,零部件本地化率不低于60%,且需与俄企联合研发。 俄乌冲突一打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就跟下雨似的,金融、能源、科技,哪儿都跑不了。 汽车行业首当其冲,供应链被掐断,零部件运不进来,钱也转不过去,像丰田、日产、雷诺、大众这些大牌车企,顶不住压力,只能退出俄罗斯市场。 雷诺直接把在俄罗斯的工厂和股份卖了,彻底挥手说拜拜,这可不是他们不想赚钱,实在是制裁让生意没法做,物流成本暴涨,生产瘫痪,留下来只能亏本。 俄罗斯可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消费者还等着买车呢!西方车企一撤,市场空白就摆在那儿,中国车企看准机会,立马冲了进去。 2023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卖得那叫一个火爆,市场份额几乎占了一半,奇瑞、吉利、长城这些品牌,带着高性价比的车横扫市场,尤其是奇瑞,直接成了俄罗斯最大的外国汽车品牌。 新能源车方面,吉利的几何C也挺受欢迎,展现了中国技术的新实力,再加上俄罗斯经济被制裁后只能靠东方,中国车企正好借着这股东风大干一场。 中国车企能这么快站稳脚跟,靠的可不只是运气,西方车企走了,俄罗斯消费者没啥选择,中国车的高性价比正好击中要害。 中国汽车这几年技术突飞猛进,质量跟国际品牌掰手腕都不虚,加上俄罗斯政府也乐意跟中国合作,2024年普京还公开说要加强中俄汽车产业合作,这不摆明给中国车企开绿灯吗? 俄罗斯还提高了中国汽车的进口费用,监管也更严了,这消息一出,很多人觉得俄罗斯这是要给中国车企使绊子。 俄罗斯自己的车企,像Avtovaz,早就被中国车挤得喘不过气,政府为了保住本国车企,只能出招限制中国车进口,顺便逼着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建厂,搞本地化生产,带来技术和就业机会。 俄罗斯市场虽然大,可政策变化快,地缘政治又复杂,中国车企在这儿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得面对不少风险。 俄罗斯可能还会继续收紧政策,抬高技术门槛,让中国车企的日子不好过,西方国家现在盯着中俄合作,眼红得很。 欧盟已经开始关注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动作,搞不好会通过贸易政策给中国车企上点压力。 俄罗斯市场短期内靠本土车企填不上空缺,中国车企还有增长空间,中国的供应链完整,技术也硬,稍微调整下策略,在俄罗斯建厂、提高本地化生产比例,就能绕过进口限制。 中国车企也可以继续优化,争取达到甚至超过俄罗斯的标准,只要中国车企能稳住质量和品牌,俄罗斯市场还是块大蛋糕。 俄乌冲突让中国车企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在俄罗斯站稳了脚,可俄罗斯的政策收紧和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也给中国车企敲了个警钟。 国际化不是一条平坦路,想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洗牌中笑到最后,中国车企得拿出更灵活的策略、更硬核的质量和更强的品牌力。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这是铁了心要打垮中国?俄乌冲突爆发后,疑似最大威胁现身,西方车企大多一股脑选择撤
修竹崽史册
2025-08-07 14:51: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