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称,石破茂之所以最终决定不发表相关谈话,主要原因是石破茂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惨败,如果他发表战后谈话,党内保守派势力可能借机发难,进一步加剧其下台压力,甚至动摇政权根基。 永田町的灯光彻夜未明,镜头捕捉到石破茂低头揉着额角的瞬间,这个动作在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开票夜重复了两次。 当“47席对76席”的冰冷结果摆在面前,这位日本首相的政治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支持率电子屏在官邸外闪烁的19.7%,像极了为他亮起的红灯。 仅仅十天前,石破茂手中还攥着一份历史性文件草案,按计划,他将在8月15日战后80周年发表首相谈话,延续自1995年村山富市开创的“十年一反思”传统。 如今,这份文件正被锁进抽屉最深处,成为政治生存的牺牲品,自民党内部备忘录早已流出:“若支持率跌破20%,立即启动紧急选举程序,”而历史责任?显然比不上眼前汹涌的“倒石破”浪潮。 战后谈话机制曾是日本与亚洲和解的象征,1995年村山谈话首次承认“殖民统治与侵略”,2005年小泉强调“对历史的谦卑”,即便2015年安倍谈话宣称“后代无需谢罪”,至少维持了形式延续。2025年,这个传统将戛然而止。 讽刺的是,石破茂年初还展现过担当,“不能错失验证战争原因的机会”,他在1月29日的研讨会上慷慨陈词,父亲讲述的战争记忆让他对历史有特殊敏感,甚至向身边人剖析:“仅凭模糊气氛决定开战是极端危险的。” 转折发生在2月14日,当石破茂向政坛老枭麻生太郎求教时,得到的是轻描淡写的建议:“或许不必发表,”彼时自民党内保守派已鼓噪四起,小林鹰之等安倍系人马坚称“70周年谈话已是终点”。 随着3月医疗改革受挫及商品券争议发酵,最后的机会窗口彻底关闭,参议院惨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党内放话直白得残酷:若首相执意触及历史问题,“倒阁”行动将立即升级,那个曾誓言检视战争根源的石破茂,最终选择用沉默保全相位,哪怕只是暂时的。 当石破茂回避历史表态时,国际社会已拉响警报,美国驻日使馆罕见发文提醒“维持日美同盟稳定”,韩国外交部通宵评估对朝政策变量,欧盟外交官直言“东京政局真空将冻结供应链谈判”。 对中国而言,这种沉默更具伤害性,王毅外长3月访日时的告诫言犹在耳:“正确认识历史是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当731部队受害者遗骨仍在哈尔滨遗址下控诉,遗弃化学武器继续造成伤亡之际,80周年的官方沉默无异于二次伤害。 最具讽刺意味的场景出现在日本国会,3月21日,共产党议员山添拓举起防卫省档案,揭露731部队用毒气进行人体实验的细节。 受害者神经障碍、呕吐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被冷静记录,防卫大臣中谷元被迫承认文件真实性,而首相的回应却是“无法确认真实性”,政府系统性隐瞒历史的立场从未改变。 石破茂的历史回避之所以可能,根植于东京审判的先天缺陷,美国为顺利占领,以豁免昭和天皇战争责任换取统治便利,731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用活体实验数据交换免受起诉;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仅被追究普通战争罪。 这些未竟之责埋下祸根,1958年岸信介等甲级战犯嫌疑人特赦后重返政坛,其政治血脉延续至安倍晋三,当自民党保守派要求“继承安倍谈话”时,实质是延续由不完整审判孵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与德国对比更显悲哀,日本教科书审查持续淡化战争罪责,年轻一代对真实历史认知模糊,当防卫省文件铁证如山而首相仍拒绝承认时,政权已沦为历史修正主义同谋。 石破茂走进首相官邸的背影在2025年夏天显得格外孤独,官邸外电子屏的红光映照着“19.7%”的数字,这组数字比任何历史文件都更能解释他的沉默。 当自民党要员们已在麻生派会议室物色接班人时,那位曾主张“验证战争原因”的首相,彻底输掉了与历史对话的勇气。 当日本战机采购计划因在野党杯葛卡在参议院时,石破茂或许才真正领悟,回避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剥夺方向盘。
就在刚刚日本首相宣布了!8月2日日本首相石破茂打算取消"终战纪念日"发表
【60评论】【1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