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派核潜艇,普京到危险时刻,媒体猛然发现:中印表现不一样 8月1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已下令向俄罗斯附近海域部署两艘核潜艇,并强调“必要时将使用核武器应对俄罗斯的威胁”,这一举动让全球神经紧绷,毕竟上一次美俄核潜艇在深海对峙,还是冷战时期的事。 特朗普的核威慑并非空穴来风,就在几天前,梅德韦杰夫警告美国“不要玩最后通牒游戏”,并暗示俄罗斯仍保有“苏联时代的终极核打击能力”。 特朗普的回应简单粗暴,直接派潜艇,尽管五角大楼尚未正式确认这一部署,但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没人敢赌他是不是在虚张声势。 面对美国的军事施压,普京的回应同样强硬,他在8月1日的讲话中直接回怼:“失望源于过高的期望”言下之意,美国别指望俄罗斯会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与此同时俄军仍在顿巴斯地区持续推进,甚至传出朝鲜可能派兵支援俄军的消息。 普京的底气一方面因为俄罗斯刚刚列装了“波扎尔斯基大公”号核潜艇,可携带160枚核弹头,能在北极冰层下潜伏半年不露头;另一方面,俄军已适应了西方的长期制裁,经济虽受重创,但军工体系仍在运转。 然而,就在美俄剑拔弩张之际,国际社会却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同样是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中国和印度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印度方面,莫迪政府嘴上高调支持俄罗斯,印度外交部甚至宣称“新德里与莫斯科的伙伴关系经得起时间考验,不需要第三国检视”。 但现实却很骨感,路透社随即爆料,印度国有企业已悄然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操作,显然是为了避免被美国的“二级制裁”波及,特朗普刚对印度钢铁加征25%关税,比巴基斯坦的19%还高,莫迪政府显然不想再惹怒美国。 相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则更为坚定,尽管特朗普的核潜艇威胁让局势骤然紧张,但中俄军演并未因此暂停,8月1日,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如期展开,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俄军事合作不会因外部压力而动摇。 当然,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清晰,不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但中俄正常的经贸和军事交流不受第三方干涉,这种平衡策略既避免了卷入美俄对抗,又确保了自身战略自主。 反观印度,既想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捞好处,又舍不得俄罗斯的廉价石油和军火,结果两头不讨好,最终只能偷偷摸摸调整政策。 如今,特朗普的核潜艇正在逼近俄罗斯海域,而中俄军舰仍在联合演习,这场博弈的结局尚不明朗,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国际局势动荡时,真正的战略定力不是左右摇摆,而是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 中国没有盲目站队,但也没有因外部压力改变自己的合作节奏,至于印度,或许该想想,为什么每次大国博弈,受伤的总是自己?
特朗普派核潜艇,普京到危险时刻,媒体猛然发现:中印表现不一样 8月1日,特朗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08-02 16:17:32
0
阅读: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