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里的民气是无比珍贵的东西
王骁在《南京照相馆》里的角色太真实了,只有来自南京的他用一口地道南京话演出了“老南京”的精髓——既俗又雅,既有市井男人的精细隐忍和烟火气,又有疾恶如仇冲冠一怒的江湖气。刘昊然的演技也撑住了这个骨子里热血与怂相互交织的复杂人物底色,他们是人民,是苦难中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们一个是拖家带口的中年南京本地人,一个是血气方刚在南京打工的外地青年;一个通过照相记录了南京市民们的人生大事和幸福瞬间,一个走街串巷把亲朋好友的思念交到每个南京市民手中。这两个人物的构建就是南京这座城市人间烟火气的浓缩。
以他们为主角就会“扁平”“不够艺术性”吗?当然不会,他们在剧情中面对日寇虽然处于一个绝对的弱势,但他们坚韧、智慧、挣扎求生、有民族气节,利用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方式抗争和复仇,“照相馆”也从一群人阴差阳错的“临时安全屋”变成了留存和传递大屠杀证据的“战斗堡垒”,直到最后的审判中他们用生命留下的照片成为了让刽子手下地狱的最后铁证,观众看到的除了劫难,还有“庶民的胜利”,这样的“民气”是电影中无比珍贵的东西。南京照相馆该拍的拍了不该拍的没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