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军舰挂旗风波,美国丢面子,青岛红毯卷出尊严 1986年11月5日,美国三艘军舰开到青岛港,准备和中国海军交流。按规矩,到别国港口得先挂东道主的国旗,但美国军舰桅杆上只飘着自己的星条旗。中国海军当场撤了仪仗队,红地毯也被卷走。 当时刘华清将军在场,他让美方立刻纠正错误。美军说忘挂了,想靠岸再补。刘华清不答应,说必须先把旗挂好才能靠岸。美军只好用直升机送国旗过来,折腾了两小时才搞定。 这事发生在中美刚建交没几年。1979年两国才正式外交关系,军事交流还不多。美国海军可能想试试中国的底线,结果中国态度特别强硬。后来美军再来访问,都规规矩矩挂满旗。 刘华清当时说,挂不挂国旗不是小事,关系到国家尊严。虽然中国海军那时装备不如美国,但没人敢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他常拿古代故事提醒手下,就像战国时赵王在秦国被逼奏乐,最后靠硬气保全了面子。 青岛港那会儿,美军指挥官最后道歉了。这次访问虽然耽误了时间,但后来中美海军还是正常交流了五天。现在中国海军强大了,但遇到类似情况,还是按规矩办事。 有次其他国家军舰漏挂旗,中方同样撤了仪仗队,对方马上认错。这说明坚持原则能让人尊重,不是靠武器多先进。 1986年这事现在看挺平常,但当时对中国很重要。那时候刚改革开放,国际地位还不高,但关键时候照样敢较真。刘华清后来回忆,说海军虽弱,志气不能丢。 青岛港现在大变样了,停着国产大舰。年轻士兵可能不知道当年红毯被卷的故事,但每次外军来访,国旗悬挂规矩从来没变过。 美国后来也学乖了,再没在旗子问题上犯错。这事证明,不管对方多强大,该坚持的就得坚持,不然以后麻烦更多。 中美海军后来交往多了,但1986年那个下午的对峙,成了两国关系里的经典案例。中国人后来常拿这事教育新兵,说硬气不是吵架,而是守住该守的底线。 现在网上有老水手回忆,说当年卷红毯的声音特别响,所有人都盯着军舰。那场面没人敢乱动,就等着看谁先让步。最后是中国赢了,虽然过程折腾,但结果很清楚。 刘华清日记里提到这事时,说“海军虽弱,志不可夺”。这句话现在还挂在海军博物馆里。年轻水兵训练时,教官会带他们看老照片,讲当年怎么和美国较真。 后来有专家分析,这事让美国明白中国不是好欺负的。虽然当时军事差距大,但关键时候照样敢硬碰硬。现在中国海军强大了,但规矩还是那个规矩。 青岛港的老码头还在,但红毯换成电子屏了。不过每当外军来访,工作人员还是会检查每面旗子,确保没错。这种细节,可能是中国外交能立住脚的根。 这事说明,有时候坚持原则比实力更重要。中国后来能被尊重,不光靠武器,也靠这种关键时刻的较真。年轻一代可能觉得简单,但当年的决策者冒了很大风险。 美国后来的外交记录显示,他们当时没想到中国反应这么强硬。有电报提到“中国态度超出预期”,建议以后更重视礼仪。 现在再看1986年的照片,美国军舰挂满旗的样子有点滑稽。但中国的态度确实让国际交往规矩更清楚了——该挂的旗必须挂,该守的规矩必须守。 这事没什么复杂的,就是谁都不能欺负到头上来。中国人当年这么干,现在还是这么干。可能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外军犯错道歉会更快。
终于等到了,公知、殖人的洗地通稿终于出现了。在这位著名老公知嘴里,美国可以有“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