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两大巨头联袂访华,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没有欢迎,而是当头一棒。
这次访问的背景是中欧峰会的召开,但中国外交部的表态却让人意外。
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指出,欧盟对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实施的制裁“非法且无依据”,并警告欧盟立即停止错误做法。
这种强硬表态不仅是对欧盟近期行为的直接回击,也为即将到来的中欧峰会提前定下了基调。
其实,中欧关系的紧张并非一日之寒。
近年来,欧盟对中国的态度逐渐趋于强硬,不仅在经贸问题上频频发起“反补贴调查”,还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对中国进行指责。
比如,欧盟以“支持俄罗斯”为由对中国实施制裁,甚至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一些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
这种强加的“道德绑架”显然触碰了中国的外交底线。
中国为何要在欧盟高层还未落地之前就先“敲打”一番?
这背后其实有深意。
中方释放出清晰的态度:中国欢迎对话,但不接受带着敌意来的“说教者”。
中国的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任何试图通过制裁或其他手段施压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中欧经济深度绑定,2023年7830亿美元的贸易额不是闹着玩的,真要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
未来中欧关系的走向,取决于欧盟能否放下“教师爷”心态,以平等姿态参与全球治理。
如果继续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等待他们的可能不只是“当头一棒”,而是被时代列车抛下的命运。
你怎么看待中欧关系的未来?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