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
说白了,俄乌这仗拖成了烧钱的大坑,雇佣兵省钱省力,还能帮普京保留主力军,万一北约真的下场了,俄罗斯也有一战之力。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雇佣兵确实能帮俄罗斯省不少开支。
瓦格纳的雇佣兵月薪大概在1.5万到4.9万人民币,虽然看着不少,但比起养正规军可划算多了。
正规军士兵不光要发工资,看病、养老这些终身福利一样都不能少,而且培养一个能开T-90M坦克、玩得转无人机的专业兵,光2022年俄罗斯就投入了5000多人的培训成本,长久下来花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雇佣兵就不一样了,签的都是短期合同,不用纳入国家军事编制,打完仗合同到期一拍两散,福利开支能省一大笔。
更重要的是,就算有伤亡,引发的国内舆论压力也小得多,毕竟这些人不算“正规军烈士”。
再看战场上的表现,雇佣兵的打法可比正规军灵活多了。
瓦格纳在前线用的“小股渗透”战术特别管用:3到5人编个小组,趁着天黑摸进对方阵地,先用无人机瞅准目标,再招呼后方炮火精准打击。
就拿巴赫穆特那场“绞肉机”战役来说,瓦格纳的突击队就是靠这种打法,一点点撕开乌军防线,再配上重火力猛轰,最后才拿下这座硬骨头城市。
反观俄罗斯正规军习惯的装甲集群冲锋,在乌克兰到处都是的无人机和反坦克武器面前,好几次都吃了亏。
而且这些雇佣兵背景杂,有退役特种兵,甚至还有囚犯,让他们去搞敌后破坏、打心理战,比正规军放得开手脚。
留着正规军不用,更关键的是要防着北约。
现在北约对俄乌冲突越来越上心,不光给乌克兰送“爱国者”导弹这类硬家伙,还帮着搞情报、训练士兵,甚至有北约人员直接操作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说过,已经有5800多个外国雇佣兵在战场上被消灭。
这种时候,俄罗斯必须把正规军留着当“压箱底”的力量,万一北约真敢直接下场,这些主力军才能顶上去。
2024年9月俄罗斯把军队扩到150万人,重点强化炮兵、海军和防空部队,就是为了在可能的大国对抗里攥紧主动权。
从国际舆论和法律层面看,用雇佣兵还能钻“灰色地带”的空子。
瓦格纳在俄罗斯一直没个正经身份,普京都明说“法律上根本没这个集团”。
这种模糊的身份特别好用,比如瓦格纳去利比亚守油田、在马里打极端组织时,俄罗斯就能随时说“这事儿跟我们没关系”。
而且俄罗斯把外国参战的都算成“雇佣兵”,抓到了也不按战俘对待,这样就能绕开国际法的约束。
既达到了打仗的目的,又能少挨点国际制裁。
当然,用雇佣兵也不是没麻烦。
之前瓦格纳和俄罗斯国防部就闹过矛盾,2023年甚至闹出了兵变,虽然最后和解了,但雇佣兵到底忠不忠心、能不能管好,始终是个隐患。
另外,这些人大多为了钱打仗,说不定会为了利益反水,之前在叙利亚和中非共和国,就有瓦格纳成员因为乱杀平民被国际社会骂。
这么看来,俄罗斯大量用雇佣兵,是各种因素凑到一起的结果。
既帮着省了战争开支,又能用灵活战术在战场上占便宜,还能把正规军留着防北约,同时在国际上少惹点麻烦。
虽然有风险,但在俄乌冲突一时停不了、还可能被北约搅得更乱的情况下,雇佣兵已经成了俄罗斯撑下去的重要棋子。
接下来局势怎么发展,这种用雇佣兵的办法,说不定还会影响俄乌战场的走向,甚至改变大国之间的博弈格局。
你觉得俄罗斯这种策略能撑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