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对外交往变幻迅速,是为了更好地做外交,而非一味对抗? 7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

对外交往变幻迅速,是为了更好地做外交,而非一味对抗? 7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经中欧双方协商,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一消息的公布,意味着此前横亘在中欧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欧盟领导人的来访扫清了障碍,中欧关系的局势似乎也从紧张转向了相对缓和,“皆大欢喜”的氛围正在形成。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中欧关系还处于一波激烈博弈之中。 7月初,欧盟突然宣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品启动反补贴调查,并决定加征临时关税。对此,中国方面迅速反制,并宣布相关措施“即时生效”,态度坚决。 7月10日,欧盟驻华大使甚至公开放话:若中方30天内未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欧盟委员会主席可能取消访华。对此,中国毫不退让,随即宣布对白兰地产品实施反倾销税,作为对等回应。 短时间内,从对峙到和解,从强硬到接触,变动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这种局面反映出一个趋势: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愈发成熟务实。一方面坚决维护自身核心利益,敢于反制挑衅;另一方面也始终敞开合作的大门,愿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不是不斗,而是不乱斗;不是怕斗,而是不好斗。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大的战略主动和更有利的发展空间。毕竟,真正强大的国家,是敢于对抗,也擅长化解对抗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