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康熙年间,宫中频频被盗,案子迟迟不能告破。康熙帝龙颜大怒,将宫内护卫处决了一大批

康熙年间,宫中频频被盗,案子迟迟不能告破。康熙帝龙颜大怒,将宫内护卫处决了一大批,可仍然盗贼不止,就在这当口,浙江绍兴府的镖师黄三太,进京朝见康熙,竟然夸下海口,如让我负责宫内护卫,保证盗贼绝迹。否则,杀我全家! 名不见经传的镖师黄三太,因押运官银抵京,机缘巧合之下得以朝见天颜。面对御座之上忧心忡忡的帝王,黄三太竟毫无惧色,慨然跪奏道:“臣黄三太,草莽微贱,然深知宫闱重地,岂容宵小猖獗!若陛下信得过草民,将宫禁护卫之责暂托于臣,臣敢以阖家性命担保,必令窃案绝迹,盗贼遁形。若不能肃清宫禁,甘愿举家领死,绝无怨言!” 这番掷地有声、不惜以全家性命为注的誓言,令康熙帝为之动容。值此束手无策之际,黄三太的胆魄与担当,犹如暗夜中一道亮光。康熙深知,黄三太乃走南闯北、护镖多年的江湖老手,精于察迹辨踪、缉盗拿贼之术,非寻常禁卫可比。于是,康熙帝力排众议,当即降下口谕,命黄三太暂摄宫禁护卫查防之事,授予其便宜行事之权,宫中各处皆须听其调度。 黄三太领旨后,并未立即大张旗鼓搜捕,而是沉下心来,如同梳理一团乱麻。他深知,宫墙高耸、侍卫林立的紫禁城,绝非寻常盗匪可轻易出入,内中必有隐情。他首先不动声色,亲自巡查宫门出入要害。经他仔细盘查,发现各门禁军虽在,但盘验腰牌、稽查携带物品之规早已松弛懈怠,形同虚设。腰牌真伪莫辨,携带物品出入亦无详实记录可查,漏洞百出。 同时,他详查了内务府库房及各处值房的管理簿册,发觉物品支取、存放的账目混乱不堪,记录潦草随意,物品数量时常对不上账目,竟也无人深究。尤其一些僻静库房,看守形同虚设,甚至常有擅离职守的情形。黄三太心中了然:宫墙虽高,贼影或许就在这重重宫门之内。 摸清症结所在,黄三太立即着手整饬,条陈奏请数项严法: 其一,严查宫门腰牌。他奏请重造新式腰牌,暗藏不易仿制的特殊印记与编号,出入宫禁者,必须严格勘验腰牌真伪及对应身份,凡腰牌模糊不清或形迹可疑者,一律暂扣详查。所有携出物品,无论巨细,必得主管太监及守卫双方共同验看,登记造册,载明物品名目、数量、携出缘由及时间,记录者与携出者均需画押为证,以备随时核查。 其二,强化宫苑巡查。奏请增设精干巡查小队,尤其针对库房重地及宫苑偏僻角落,不分昼夜,轮番往复巡查。巡查路线时时变更,无有定规,令有心窥伺者难以掌握规律。 其三,整肃内务府簿籍管理。要求所有物品支取、存放,必须由两名以上管事太监共同经手,即时、清晰登记于册,账册需每日核对一次,并由掌印太监亲自核查钤印。凡账物不符,即刻追查,相关人等皆受牵连。 康熙帝览奏,深以为然,当即朱批照准,严令各处务必恪遵新规,违者重处不贷。旬月之间,黄三太亲力亲为,日夜督察,新规得以雷厉风行。 严密的罗网悄然张开。某日深夜,巡查小队按黄三太预设的暗哨路线,于一处偏僻库房外,当场拿获三名形迹鬼祟的内监。人赃并获——其怀中正藏着几件未来得及转移的宫中之物。经连夜严审,三人终于崩溃招供,原来竟是监守自盗,勾结库房掌库太监,利用管理混乱与巡查松懈,长期窃取宫中财物,再伺机夹带出宫变卖。更令人心惊的是,顺藤摸瓜之下,竟牵出内务府数名中下层官吏亦参与其中,坐地分赃。一条盘踞宫禁之内、窃取皇家珍宝的蛀虫脉络,终于被彻底挖出。 康熙帝闻奏,震怒之余亦感痛心疾首。此案牵连内监、杂役乃至小吏十数人,皆依律严惩。自此之后,宫中窃案果然绝迹,内库管理亦为之肃然。 事后,康熙帝感念黄三太智勇忠勤,特旨召见,欲厚加封赏。然而黄三太深知江湖之远,非庙堂之器,叩首辞谢:“陛下天恩浩荡,草民惶恐。江湖散淡之人,偶尽绵力,实乃本分。今宫闱已靖,恳请陛下允准草民仍归乡里,护一方镖路安稳。”言辞恳切,毫无居功自傲之色。康熙见其心意坚决,亦不强求,遂厚赐金银,准其还乡。黄三太叩谢皇恩后,悄然离京,身影复又融入南来北往的漫漫镖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