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暴走”变成“施暴”:这群老人凭什么践踏规则? 辽宁暴走团霸占机动车道引发的争议,早已不是简单的“老年人活动”那么轻飘飘。当一群人打着“健身”的旗号,堂而皇之地侵占公共交通资源,甚至对鸣笛提醒的司机恶语相向时,这哪里是“暴走”,分明是对公共秩序的集体施暴。 这些所谓的“暴走团”,骨子里藏着的是对规则的蔑视。他们清楚机动车道宽敞平坦,却选择性忽略这里是供车辆通行的公共空间;他们明白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准则,却抱团成势闯红灯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却用“年纪大”当盾牌,把“法不责众”的歪理当成护身符。 有人说这是“坏人变老了”,也有人说“老人变坏了”。但本质上,这既不是年龄问题,也不是个体道德问题,而是一群人仗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对社会规则的公然挑衅。他们用“健身”的名义包装自私,用“集体”的形式壮胆作恶,把公共空间变成了自家后花园,把他人安危踩在脚下——这样的行为,与流氓滋事何异? 更令人齿冷的是,每当类似事件引发争议,总有声音出来“劝和”:“老人家不容易,多体谅体谅”“他们也没造成实际伤害,没必要上纲上线”。这种无原则的宽容,恰恰是对规则的亵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道因为年纪大,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违法?难道因为人多,就可以无视他人的生命安全?如果今天纵容一群人霸占机动车道,明天就会有另一群人霸占消防通道、堵塞应急通道——规则的堤坝一旦被撕开缺口,崩塌的将是整个社会的秩序。 对于这种行为,绝不能姑息养奸。交通管理部门必须硬起手腕,该罚款的罚款,该追责的追责,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明白:违法不分年龄,抱团不能免责。对于组织这类活动的“领头人”,更要依法严惩,斩断他们把公共空间当“敛财工具”“耍威风舞台”的歪念。唯有如此,才能让规则重新硬起来,让守法者不必为违法者的任性买单,让公共空间真正属于每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别再用“老人”的标签为违法者开脱,也别再用“体谅”的名义纵容失德。当“暴走团”变成“违法团”,需要的不是温情脉脉的劝说,而是铁面无私的治理。毕竟,社会的底线,容不得任何人用“年纪”或“集体”的名义来践踏。
猜你喜欢
暴走团和洒水车硬刚,结局很悲惨!网友们看了都拍手称快!有个上百人的暴走团在马路上
2025-07-21
小君生活记
被暴走团队长的回应气到了!记者采访,暴走团队长居然这样回答:如果当时有人跳河
2025-07-19
罗海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