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藤县保卫战中,王铭章看着距离自己一千多米的龟尾寿三,问旁边的副官“这个距离能不能打到他”,副官没有多说一句话,而是举起了自己的枪,只听三声枪响之后,龟尾寿三从马背上摔下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8年初春,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
日军意图夺取战略要地徐州,位于其北部门户的滕县首当其冲。
国民政府急令川军第41军第122师驰援滕县,师长王铭章临危受命,率部星夜兼程抵达。
王铭章面对的形势极其严峻。
滕县城防薄弱,而他所率的川军装备简陋,士兵多持老旧步枪,弹药匮乏,重武器稀缺。
反观日军,装备精良,拥有飞机、坦克、重炮,兵力也远超守军。
敌我力量悬殊。
王铭章抵滕后,立即动员军民备战。
百姓深受感召,踊跃参与挖掘战壕、加固城墙,并献出宝贵口粮支援守军,军民同仇敌忾。
3月14日,日军精锐部队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猛攻滕县外围。
川军将士依托简易工事顽强抵抗,但日军火力凶猛,外围阵地相继失守。
15日,日军兵临城下,对县城狂轰滥炸,城墙多处坍塌,城内一片火海。
王铭章将指挥部设在城防前沿,亲临一线指挥。
面对日军坦克冲击,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川军士兵只能用集束手榴弹和血肉之躯阻挡。
许多战士怀抱炸药包冲向敌坦克,壮烈牺牲。
王铭章目睹惨状,心如刀绞却意志更坚。
战斗中,王铭章在城头发现一名骑马的日军军官(后证实为一名大队长)在远处指挥。
他立即命令身边枪法精准的警卫连长射击。
警卫连长连开三枪,成功将其击毙,日军阵脚一度混乱,守军士气大振。
局部胜利难改全局劣势。
日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攻势如潮。
守军伤亡惨重,弹药粮草即将耗尽。
17日,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从多处城墙缺口突入城内,惨烈巷战爆发。
川军将士利用断壁残垣,与日军逐屋争夺,寸土不让。
战至18日中午,守军被压缩至城中心狭小区域。
王铭章指挥部暴露。
副官多次恳求他突围,均遭严拒。
他下达最后命令:“所有官兵,战至最后一人!我王铭章,誓与滕县共存亡!”
下午,日军发起总攻。
王铭章指挥部被围,激战中他身中数弹,重伤倒地。
卫士欲背其撤离,他坚决不肯,最终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残余官兵战斗至最后一刻,大部牺牲。
滕县保卫战历时四天三夜。
王铭章率装备简陋、不足3000人的川军122师(含地方武装),顽强阻击了装备精良、兵力近万的日军一部。
虽最终城破,但川军将士以巨大牺牲,将日军主力拖在滕县城下达四天之久。
这宝贵的四天时间,彻底打乱了日军迅速南下的计划,为中国军队在徐州外围(尤其是台儿庄方向)的战略部署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为随后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坚实基础。
滕县军民的浴血奋战,特别是王铭章及122师将士的壮烈牺牲,是台儿庄战役胜利不可或缺的前奏。
王铭章殉国,举国悲痛。
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举行隆重公祭。
其灵柩运回四川安葬,沿途民众自发设祭。国共两党领导人均给予高度评价。
滕县保卫战,以极其惨烈悲壮的方式,彰显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本色和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其功绩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