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忧”是古代的制度。父母死了,无论多大的官职,都要停职奔丧。。
丁忧期间,吃、住、睡都要在父母坟前,夫妻分开,不喝酒、不洗澡、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古代皇帝都号称“以孝治天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征召丁忧的人为官;如果有特殊情况征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夺情”。
明朝首辅张居正的父亲死了,他要丁忧,但是因为一条鞭法改革刚刚铺开,万历皇帝还小,朝廷离不开他,皇帝决定“夺情”。
按说皇帝决定了,应该执行,但是明朝的官员不畏皇权,因为“夺情”不符合规章制度,于是无数官员上书弹劾张居正,最后万历皇帝生气了,打了几个官员,有的都被打成残疾了,才把这件事压下来。结果就是张居正素服办公,不参加宴请。
明朝丁忧期限是二十七个月。现在人不可想象,一个人脱离社会二十七个月后,社会和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会想象得出,因为现代社会变化太快。
而古人想法特朴素:父母的恩情是最大的恩情,父母不在了,要时刻想念他们, 如果连父母的恩情都忘了,这个人怎么能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呢?不但说,更要做,并上升到制度层面,监督执行。
现代人不能“丁忧”,不代表不爱父母、不爱社会、不爱国家。
父母在世时,多陪伴他们,给他们关怀、呵护。尽心尽力地养他们的老,不要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清明、父母忌日去父母墓前祭扫,缅怀他们的恩情,传承他们的美德。传承是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