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问你够不够”实战“?央视曝光了2022年5月的中美航母对决:辽宁舰在西太平洋执行任务时,被外军双航母夹击,歼-15挂载实弹起飞,死死咬住外机,从8000米高度一直缠斗到2000米,最终驱离外机。 据央视军事《砺剑》披露,2022 年 5 月,中国辽宁舰正率 8 艘护航舰艇执行远海训练任务,这片海域距离台湾岛仅 280 公里,处于台军防空火力盲区,战略位置极其敏感。 就在编队进行防区外打击演练时,美军 “林肯” 号和 “里根” 号核动力航母突然从东、南两个方向包夹而来,舰载机频繁抵近至 200 公里内实施模拟攻击。 面对双航母战斗群的战术施压,辽宁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在 10 级强风的恶劣天气下,仅用 15 分钟就完成了歼 - 15 的实弹挂载。 每架战机携带 2 枚 PL-12 中距弹和 2 枚 PL-8 格斗弹,这种组合在 70 公里范围内具备对 F-35C 的拦截能力。4 架歼 - 15 顶着暴雨滑跃起飞,在 8000 米高空遭遇美军 F/A-18E/F 和 F-35C 的混合编队。 双方战机从高空到低空展开长达 3 小时的缠斗,歼 - 15 凭借双发大推重比的优势,在 2000 米高度成功锁定美机,迫使对方脱离接触。 这场较量远不止空中对抗,055 型驱逐舰南昌舰前出 100 海里,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死死锁定美军航母,其搭载的鹰击 - 21 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 1500 公里,与歼 - 15 形成 “空海一体” 的威慑链。 更关键的是,辽宁舰在 72 小时对峙中保持每 2 小时 1 批次的战机轮换,累计起降 300 多架次,创下当时中国舰载机出动频率的纪录。这种高强度的实战化演练,直接检验了航母编队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后勤保障能力。 从战略层面看,此次对峙正值美伊核谈判关键期,美军试图通过军事施压转移国际注意力。但辽宁舰的应对展现出三大突破:一是首次在远海对抗中实现 “先敌发现、先敌锁定”,二是验证了滑跃航母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三是用 “低成本饱和攻击” 策略压缩了对手战术空间。事后五角大楼匿名官员承认,美军低估了中国海军的反应速度和协同水平。 如今再看这场较量,辽宁舰已换装更先进的歼 - 15T,福建舰也即将搭载空警 - 600 预警机形成完整的航母战斗体系。当年在 2000 米低空逼退外机的飞行员说得好:“座舱外的深海大洋,就是我们的战场。” 从宫古海峡到巴士海峡,中国海军正用一次次亮剑行动,向世界宣告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在这片蔚蓝海疆,任何挑衅都将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