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的可怕!”河北一男孩因研究火药被炸伤后,家人明令禁止不准再接触,没想到,男孩转身投向手机家电维修,除了桌子是父母买的,其他设备全是男孩自己在学校接单,攒钱买的,父母压根不懂孩子在干什么,只是一味的询问有没有危险,网友:来个大神收徒吧,别给孩子耽误了!
中学生正是最叛逆的年纪,往往是家长和老师越不想学生做什么,学生就越要做什么,仿佛和成年人对着干就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但有些时候也是真的太傻太天真,弄得家长心累不已。
不过在河北石家庄,一个12岁男孩的故事,却生动展示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用超越年龄的动手能力和对电子设备近乎痴狂的热爱引爆了网络,也让人们看到,真正的天赋,有时恰恰诞生于一场意外和被明令禁止的爱好。
这个男孩天生好奇心旺盛,很小的时候就迷上了火药。他的父母起初相当开明,给了孩子极大的自由去探索。这份“放手”的教育很快就付出了代价,一次操作失误,他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这场意外让全家人吓破了胆,也彻底扭转了他们的教育态度。为了安全,家里立下铁规:任何危险的东西,都不许再碰,禁令之下,男孩骨子里的探索欲却没法熄灭,只是换了个方向。他把目光投向了更精密的领域,电子设备维修。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干脆转入“地下”,偷偷用手机看海量的维修视频,再把家里的旧手机、小电器拆了装,装了拆。日子一长,技术是练出来了,可新的难题也来了:没有专业的工具和零件。
他不敢跟父母开口,怕他们不理解,更怕他们会再次禁止。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自己赚钱买,他把客户目标锁定在同学身上,谁的设备坏了,他就收费修理。这些辛苦赚来的钱,他一分不留,全部投进了自己的“地下维修站”,买烙铁、买芯片、买各种专业工具。
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他买的零件和设备越堆越多,这个秘密还是被父母发现了。那一刻,父母心里涌起的不是骄傲,而是更深的忧虑:这些复杂的电路和焊接操作,会不会比玩火药更危险?万一触电了怎么办?
妈妈苏女士对这些技术一窍不通,情急之下,她把孩子维修的视频发到网上,本意是想请懂行的网友帮忙看看,这到底安不安全,该怎么引导,这段视频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网上瞬间炸开。评论区被“天才”、“神童”、“当代爱迪生”的惊叹刷了屏。
人们不敢相信,一个没有任何专业训练的12岁孩子,竟然能如此娴熟地操作精密的维修工具,甚至能完成芯片级的修复。面对这铺天盖地的赞誉,男孩的父母反倒有些“愧疚”起来:难道我们一直在拖孩子的后腿?
随着视频的走红,关于天赋的讨论也热闹起来。大家普遍认为,努力固然重要,但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实在罕见。
有网友犀利地指出,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这手艺,将来根本不愁找工作,就算不谈上限有多高,起码一辈子“饿不着了”,这句实在话,也恰恰反映了社会对这种硬核技能最朴素的认可。
从一个爱玩火药的“危险小子”,到一个在芯片世界里游刃有余的“维修达人”,这个男孩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实践则是磨砺天赋唯一的刻刀。
这位少年工程师的路才刚刚开始,他的未来,无疑充满了各种可能。但眼下,对于他的父母来说,这个从天而降的“天才”光环,既是惊喜,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
信源:极目新闻 202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