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爆了个大消息:中国直接给巴基斯坦“输血”34亿美元!这钱不是白给的,是帮巴基斯坦把之前欠的债“重新安排”了一下,21亿美元的央行储备资金延期三年还,13亿美元的商业贷款用新债换旧债,利息更低、压力更小。 为啥要这么做?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巴基斯坦定了个“硬指标”:外汇储备必须超过140亿美元,否则经济分分钟崩盘! 巴基斯坦的经济,这两年快被折腾散了架,2023年一场大洪水,直接冲垮了农业和基础设施;能源危机又让工厂停工、电费飙升;再加上之前欠了一屁股债,外汇储备一度只剩30亿美元,连两个月进口粮食和石油的钱都凑不够。 IMF虽然给了70亿美元救助贷款,但条件苛刻得要命:削减补贴、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巴基斯坦老百姓怨声载道,但没办法,不接受救助,经济直接“躺平”。 中国的34亿美元贷款滚存,就像给快断气的病人插上了氧气管,21亿美元延期三年,相当于给巴基斯坦“缓刑期”,不用急着还钱;13亿美元再融资,是用低息新债替换高息旧债,每年能省下不少利息。 这一套操作下来,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瞬间“回血”,直接冲过了IMF的140亿美元红线。 中国的钱刚到位,中东的商业银行和多边机构也跟进了——10亿美元+5亿美元,直接把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顶到了140亿美元以上。 其实巴基斯坦经济早就陷入了“死循环”:欠债太多→外汇不够→进口受限→物价飞涨→企业倒闭→更没钱还债……2024年通胀率飙到38%,卢比贬值超40%,老百姓买袋面粉都得排队。 IMF的救助计划虽然“狠”,但确实遏制了危机蔓延,现在储备达标,意味着巴基斯坦能更从容地还债、进口能源和粮食,经济终于能喘口气了。 中国这次出手,表面看是帮巴基斯坦“救急”,其实是中巴“铁杆友谊”的最好证明,从瓜达尔港到中巴经济走廊,两国合作早就不是“买卖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伙伴。 巴基斯坦经济稳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在南亚才能更顺畅,区域互联互通也更有保障。 说白了,经济合作就像交朋友,平时说漂亮话容易,难的是关键时刻能拉一把,中国用34亿美元证明:中巴友谊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打实的行动。 未来随着中巴经济走廊越建越好,两国合作肯定能从“输血”变成“造血”,让巴基斯坦经济真正站起来、跑起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