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在香港玛丽医院,一个身体孱弱的女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口中喃喃自语:“一生遭尽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这个女人便是鲁迅眼中的才女萧红,她的友人曾评价她:“她看起来不太长寿。”这一年,萧红才31岁。 在民国的文坛中,萧红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母亲在她出生没多久后便撒手人寰,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又专制的封建制家长,萧红的童年从未体会过父爱母爱,唯一疼爱她的人便是年迈的祖父。 祖父去世后,萧红便和“爱”绝缘了。 14岁那年,父亲将她许配给省防军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一开始,她并没有对父亲安排的这桩婚事反感,还经常与汪恩甲书信来往。 可慢慢的,她发现汪恩甲身上有太多没落子弟的纨绔气质,不仅如此,他还沉迷抽大烟,对这桩婚事,萧红越来越反感,于是提出退婚,父亲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 就在萧红与家里关系闹僵的时候,一个青年闯进了她的世界,这个人便是她的远方表哥陆哲舜,情窦初开的少女,立刻被这个哈尔滨政法大学的青年才俊所吸引,陆哲舜鼓励她追求自己的生活,摆脱包办婚姻。 渴望自由和独立的萧红,义无反顾地跟着表哥私奔到了北平,并且两人开始同居,要知道陆哲舜是有家室的人,即便放到今天,与一个有妇之夫同居,也是世人所唾弃的,更何况在那个闭塞封建的社会。 萧红成了家乡人的笑柄,流言蜚语差点将她的父亲淹死,父亲永远也无法原谅女儿出格的行为。而一心追求自由的萧红,很快就被现实打败。 两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年轻人,很快就意识到感情不能当饭吃,艰苦的生活让陆哲舜心生悔意,迫于无奈,两人分手各自回家。 回到家的萧红,被气头上的父亲软禁了起来,窒息的家庭环境令萧红无所适从,于是她假装同意与汪恩甲结婚,以采办嫁妆为由再次出逃,两次逃跑令汪恩甲非常不满,一气之下也追到了北平。 找到她的时候,没有生存能力的萧红口袋里仅剩下几毛钱,无奈之下,她做了一个轻率的决定——与汪恩甲同居。 在汪家人眼里,萧红俨然是个道德败坏的女人,汪恩甲的哥哥无法容忍,于是替弟弟解除婚姻,萧红一气之下,将哥哥以“代弟休妻”的名义告上了法庭,不过,她还是太天真,汪恩甲根本不站在她这边。 萧红毫无疑问输掉了官司,她打定主意不再和汪恩甲有任何瓜葛。在老家呼兰县,逃婚、私奔、与未婚夫打官司的萧红是大家眼中的“怪物”,父亲感觉颜面扫地,于是将她送到了乡下,但她还是逃。 这一次,萧红兜里半毛钱都没有,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她唯一能想到的人竟然是在哈尔滨读书的汪恩甲,两人再一次同居。 和汪恩甲同居的日子,萧红不仅经济上完全依赖这个不靠谱的男人,而且精神上也和他一起堕落——她染上了自己深恶痛绝的大烟,每天过着吞云吐雾的日子。 很快,萧红便怀孕了,等待你她的是更深的噩梦。 在旅馆同居生活了七个多月,汪恩甲迫于家人的压力,暗自决定抛弃萧红,他骗她说回家取钱,结果将身怀六甲的萧红丢在了旅馆里,临走的时候,他们一共欠下食宿费400多元,老板找不到汪恩甲,便将萧红关进阴暗超市的地下室。 情急之下,她只好写信给《国际协报》求助,一群学生趁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的时候将她从地下室救出。大肚子的萧红来不及穿鞋便上了他们的小船,这群学生中有一人便是萧军。 对于萧红而言,萧军是救命恩人、是天使。 萧军是有家室的人,但萧红还是决定以身相许,21岁的她再一次沦为别人情妇。有情饮水饱,深陷爱情的萧红根本看不到萧军性格的缺陷。没钱的时候,就会馒头就盐,有钱的时候,就会买上一瓶啤酒,一分为二,一饮而下。 萧红当时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没钱只好将孩子送给别人,虽然贫穷,但萧红却觉得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很快,萧红遇上了自己一生的伯乐——鲁迅,鲁迅非常欣赏她的才华,一部《生死场》让她在民国文坛名声大燥,这让萧军非常的不适。其实萧军当时在文坛已有一席之地,可人们总喜欢将他们进行比较,情感的裂缝就此产生。 在萧红的才华面前,萧军感觉自己才思枯竭,写出的内容是那么的平庸。可是作为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萧军是不愿意自己不如一个女人,挫败的感觉令他脾气暴躁,甚至对萧红大打出手。 萧军打她,她还在人前替他隐瞒,说自己不小心跌伤的,往往是打人者萧军冷笑道:“什么跌伤的,别不要脸了,是我昨天喝了酒打的。” 很快,萧军爱上了别的女人。在鲁迅先生等人的劝说下,她远赴日本,没想到,距离远了,萧军在萧红心中的形象更好了,她写信给萧军:“你是这世界上真正认识我和真正爱我的人。”而此时,萧军正搂着别的女人吟唱:“谁不爱个鸟儿似的姑娘?” 都说深情不寿,1942年,贫病交加的萧红孤独地死在了医院,在她人生最后时刻,除了喟叹对命运的不甘,唯一思念的竟是抛弃背叛她的萧军,这样的结局无不令人唏嘘。
1942年,在香港玛丽医院,一个身体孱弱的女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口中喃喃自语:
姗姗谈历史
2024-11-20 22:03:5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