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董竹君一进家门,就看到丈夫夏之时将大女儿按倒在地,并逼她自尽:“这两样你选一样,不要活着了!” 正是眼前的这一幕彻底改变了董竹君的一生。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靠拉黄包车养活一家,后来时局动荡,加上父亲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彻底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为了生存下去,也为了给父亲筹集治病的钱,董竹君被迫抵押给青楼做“清倌人”,卖艺不卖身,12岁的她沦为青楼的卖唱女。 1915年,在青楼里做清倌的董竹君遇到了时任四川副督军的夏之时,两个互有好感的年轻人彼此相爱了。 然而,当夏之时提出要出钱为董竹君赎身,娶她回家时,却遭到了董竹君的拒绝。 她对夏之时提出一个要求:“我不想被你买回家做姨太太。如果你答应资助我继续读书,我可以自己逃出来。” 当时夏之时还是一名热血的革命青年,对董竹君这一提议另眼相看,于是欣然答应她的要求。 不久后,董竹君设计将看守灌醉,变装之后成功逃了出来,两人一起从上海逃到日本,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日本的日子是甜蜜,董竹君不仅可以日日相伴在爱人身边,而且可以接受专业的教育,这对于逃出樊笼的她而言,是莫大的幸运。 可婚姻和恋爱毕竟不同,沉浸在甜蜜新婚之中的董竹君并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数不尽的委屈和折磨。 1917年,夏之时的父亲病重,夫妻俩人回到四川老家尽孝。 董竹君过去的身份令她在夏家这个大家族吃尽了苦头,加之只生了一个女儿的她,在这种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里,遭受了各种讽刺和白眼。 不过,凭借着对丈夫的爱和信任,以及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她始终宽厚待人,任劳任怨,试图让夏家人接受自己。 可是,等待她的不是被接纳,而是现实的残酷。 夏之时被免去了军职,虽然董竹君对此并不介意,甚至觉得丈夫远离乌烟瘴气的官场是一件好事,但夏之时却开始自暴自弃,他整日的喝酒赌牌不说,还将骨子里的封建思想和大男子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董竹君正值怀孕期间,夏之时不仅对她鲜少关心,而且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脚相加。 他骂她生不出儿子,骂她不守妇道,他将自己的不得志全部算在了董竹君的头上,那段时间,挂在他嘴上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不识抬举。 有很长一段时间,董竹君甚至怀疑,那时的夏之时与当初相遇相知的是否是同一个人? 可即便如此,董竹君仍然没有放弃他,仍然坚信当初夏之时能救她出水火,自己必定能带他走出事业的失意。 董竹君将委屈咬着牙咽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又陆续生了三女儿和四女儿,终于在第五胎,生了一个儿子。 如果不是夏之时对待女儿的态度令她心寒,董竹君极有可能过一辈子相夫教子的生活,也就没有后来锦江饭店的传奇故事。 董竹君想让女儿们继续读书学习,夏之时则强烈反对,认为培养女儿便是浪费金钱,反正过不了几年,女儿们都要嫁人。 在他眼里,女孩子们分文不值! 在董竹君的苦苦哀求之下,大女儿国琼才有机会继续学习音乐,条件是其他3个女儿必须回到四川老家。 被逼无奈,董竹君只好暂且答应。 然而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董竹君明白,一味地逆来顺受,只会让对方更加肆无忌惮。 一天,董竹君一进家门,就看到夏之时掐着大女儿国琼的脖子,把她往屋里拖,随即将剪刀和绳子扔到地上,怒斥道:“这两样你选一样,不要活着了!” 原来是因为大女儿和寄宿在家里的男孩说笑了几句,就被夏之时误认为是“不知廉耻,败坏门风”。 当时只有12岁的夏国琼被父亲的举动吓傻了,只呆呆地跪在地上,连哭都忘记了,看到董竹君之后,十分委屈的女孩顿时哇地哭了出来。 夏之时一看,又要发作,正巧有朋友喊他打牌,母女俩人算是逃过一劫。 董竹君内心十分懊悔,自己如果再这样将就下去了,必定会陪上女儿们的一生。 董竹君当即就找到夏之时要求离婚,这对夏之时而言无疑当众打脸,他吼叫道:“你一个人带4个孩子,能在上海活下去,我就在我的手掌上煎鱼给你吃!” 董竹君想要离婚,没那么容易! 不过,有的人一旦打定主意,便会不顾一切代价,董竹君就是这样的女子。 一天晚上,夏之时外出打牌,董竹君连夜收拾好了行李,带着女儿们离开了夏家。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磨难自然是一个接着一个,可哪怕再苦再难,董竹君也没有想过再回夏家。 或许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也或许是为母则刚的责任,董竹君就是顶着这股劲,创办了鼎鼎大名的锦江饭店,成了青帮大佬杜月笙最佩服的女人。 若干年后,董竹君的大女儿夏国琼曾说:“我特别感激母亲带我们走出了封建家庭,也感激她让我们觉得‘我们活着是有用、有价值的。” 我想,作为一个女人,董竹君是一个传奇,作为一个母亲,董竹君是一个骄傲!
1929年,董竹君一进家门,就看到丈夫夏之时将大女儿按倒在地,并逼她自尽:“这两
姗姗谈历史
2024-11-20 22:03: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