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是大明朝一代能臣名将,跟俞大猷、戚继光并称“抗倭三杰”,在各个方面都十分出

国国评国际 2023-05-19 18:03:13

胡宗宪是大明朝一代能臣名将,跟俞大猷、戚继光并称“抗倭三杰”,在各个方面都十分出色,可谓是文武双全,因战功卓著,被嘉靖帝加封太子少保,官至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称为“都宪”。但也不得不说是,胡宗宪也有让人诟病的地方,比如依附奸相严嵩。其实依附严嵩并不算什么,戚继光还依附张居正呢,二人依附权相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了更方便的自己的工作。 胡宗宪一生最自豪的事情不是他节制东南四省军政事务,而是对自己的天赋异禀颇为自负,他常说,他不恨他没有见过嫪毐,而是为嫪毐没有见过他而惋惜,他哪来迷之自信敢跟嫪毐比。嫪毐是谁大家都懂,也是凭本事吃饭的人。历史上记载了胡宗宪这么一件事情,说有一次胡宗宪喝大了,当时胡宗宪瘫在轿子里,自己擦枪玩,不想枪突然走火发射,喷得前面的轿夫后背满肩都是。轿夫十分尴尬,而胡宗宪却自得其乐。 胡宗宪在明史里评价不是很高,名声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受到严嵩的拖累,如果给中国历史奸臣来一个排行榜的话,如果秦桧第一,那严嵩严世蕃父子肯定排第二和第三。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之后,作为严党的一员,胡宗宪被弹劾下狱,三年之后病死狱中。胡宗宪名声不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太贪,胡宗宪的贪既有上供给严嵩的,也有留给自己的。严嵩的名声,导致了他名声的掩盖;另外,他的私人人品也的确有些问题。 胡宗宪主持的抗倭斗争,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亮点。他所表现出的胆略和智谋在当时的大明无出其右,但是他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也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 作为胡宗宪继任者戚继光的处事态度以及结果境遇基本和胡宗宪一模一样的:1. 为了得到做事的机会,很圆滑世故,台面下的事情也做得很到位;2. 但是初心未忘,只是想在更高的位置做更好的事情;并且确实,他们在更高的位置上事情做的很棒,证明了自己的能力;3. 他们俩都因为靠山的倒台而倒台,下场都很惨。而之所以戚继光名声高于胡宗宪。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于后世对于严嵩与张居正的评价不同。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76
国国评国际

国国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