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不是不知道中国强大,只是小马科斯已被美国拿捏住了,不得不听美国的。越南知道中国强大,为什还侵占中国的岛礁,并填海造岛?主要是中国还没有让他们怕的厉害。 先看菲律宾这出 “左右逢源” 的戏码,小马科斯政府把 “两头吃” 的套路玩得明明白白。最显眼的就是美军基地的扩张 —— 两年时间里,美国能使用的菲律宾军事基地从 5 个飙到 9 个,新增的 4 个有 3 个扎在吕宋岛,1 个卡在邻近南海的巴拉望省,卡加延省的基地更是直对着台湾海峡,明摆着帮美国盯梢台海和南海。 美国给的好处也着实诱人:29 亿美元的 F-16 战斗机和 “鱼叉” 导弹军售打包送上,1 亿美元军事援助直接到账,连菲律宾海事执法都额外给 750 万美元补贴,更别提贷款担保、灾后援助这些随时能兑现的 “支票”。 可小马科斯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才是菲律宾的 “钱袋子”。旅游业占菲律宾 GDP 的 12%,撑起 34% 的就业岗位,2019 年光中国游客就来了 174 万人次,如今跌到 2025 年前八个月的 18.2 万,旅游业哭都没地方哭。 更别说农产品出口,菲律宾香蕉、榴莲全靠中国市场消化,真要是跟中国撕破脸,这些东西就得烂在港口里。 于是就出现了魔幻场景:这边外交部文件里还在跟中国叫板,那边经济代表团早偷偷跑到厦门,又是求化肥供应,又是谈榴莲出口的新渠道,活脱脱 “外交上骂骂咧咧,经济上偷偷摸摸”。 这种吃相难看的生存术,说白了就是赌 “中美不会同时翻脸”。小马科斯算准了美国要借菲律宾的地盘遏制中国,不会轻易断供援助;也摸透了中国重视经贸合作,不会因为几句硬话就彻底封杀市场。 他这套 “草能活,树被雷劈” 的逻辑,本质是把国家命运押在了大国博弈的缝隙里,可缝隙里的日子终究不踏实 —— 美军基地越建越多,菲律宾被绑上 “遏华战车” 的风险就越来越大,哪天中美真起摩擦,最先被波及的就是这些 “墙头草”。 比菲律宾更耐人寻味的是越南,明明 1988 年的赤瓜礁海战吃过大亏,至今还占着中国 29 个南沙岛礁,近些年更是偷偷填海造岛,在岛礁上修跑道、建仓库。 要说越南不怕中国,那是自欺欺人 —— 当年海战 28 分钟就被击沉 2 艘船、重创 1 艘,400 多人伤亡的教训,越南军方不可能忘。可它为啥还敢冒险?核心是 “利益够大,风险可控” 的算计。 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越南的 “命门”。越南每年从南海开采的石油占全国总产量的 40%,这些资源撑起了它的经济增长。 更关键的是,越南摸清了中国 “克制优先” 的战略 —— 知道中国不想因为岛礁争端打乱发展大局,只要没踩到 “开战红线”,最多就是海警船巡航、外交抗议,不会动真格。 这种 “不会被打疼” 的判断,让越南胆子越来越大,从偷偷摸摸盗采石油,变成明目张胆填海造岛,甚至在侵占岛礁上部署防空导弹。 外部势力的撑腰更让越南有了底气。这些年越南一边跟中国搞经贸合作,一边从俄罗斯买潜艇、从美国引技术,还跟日本、印度搞军事演习,把 “大国平衡术” 玩得溜熟。 它以为拉上这么多 “靠山”,中国就不敢动它,却忘了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当年赤瓜礁海战已经证明,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从不含糊,只是现在的克制是为了更长远的布局,真要是越南敢把填海造岛变成军事堡垒,或者阻挠中国正常科考、渔业活动,当年的教训迟早会重演。 不管是菲律宾的 “两头吃” 还是越南的 “冒险棋”,本质都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投机。但投机终究有代价:菲律宾抱着美国的援助,却可能失去中国这个最稳定的市场;越南盯着南海的资源,却在不断消耗中越互信。 中国不是没能力让他们 “怕得厉害”,只是更愿意用外交协商、经贸合作的方式维护地区稳定。 可这种克制绝不是软弱,就像 “尼米兹” 号航母摔了飞机只能灰溜溜回国一样,任何触碰中国底线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小国要是把中国的 “温和” 当成 “好欺负”,迟早会栽大跟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