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最高的神舟二十救援方案?不得不说网友都是人才,这么快就想到如此简单而又靠谱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2025-11-10 17:41:46

性价比最高的神舟二十救援方案?不得不说网友都是人才,这么快就想到如此简单而又靠谱的救援模式!将神舟二十二号当货运飞船前往空间站,运送一次补给,然后再返回时带上神舟二十乘员组,虽然“消耗”了一艘载人飞船,但至少没有白白发射!   先得说说眼下这局面有多棘手。11月5号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一宣布撞击消息,全网的心就跟着悬起来了,如今4天过去连句准话都没有,不是官方拖沓,是这活儿实在太难办。   太空里的碎片这东西邪门得很,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都说了,哪怕是毫米级的碎渣,都能以7到10公里每秒的速度飞,撞威力堪比子弹。   可偏偏这要命的碎片大多藏在暗处,地面雷达顶多能盯住10厘米以上的大家伙,更小的微粒根本抓不着踪影。 就算知道被撞了,查起来更是难上加难。神舟飞船表面裹着不少织物保护层,小坑小洞藏在里面,光靠空间站的相机根本看不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亚男教授说过,确认撞击得靠舱内声响、传感器数据和故障告警三重判断,真要彻查可能还得航天员出舱。可出舱本身就有风险,万一碎片没清干净,航天员穿的航天服都可能被0.1毫米的细渣穿透。   更头疼的是“内伤”——碎片要是擦过导线或管路,当时可能没事,一加压、一通电说不定就崩了,在太空里又没法像修家电似的拆开来检查,只能靠数据一点点猜隐患。   现在地面团队正用机械臂上的高清相机扒着飞船瞅,重点盯着返回舱的热防护层和推进系统,这可是保命的关键,差一点都不敢让航天员坐进来。   就在大家对着“评估难”犯愁的时候,网友的方案突然冒了出来,一下子点醒不少人:让神舟二十二号顶上去!   这船本来就排着发射计划,与其等神舟二十号的评估结果磨洋工,不如直接改用途——先当货运船往空间站送补给,毕竟6名在轨航天员的吃喝用度不能断,再等下去物资可能不够;等补给卸完,神舟二十二号的返回舱刚好空出来,直接把神舟二十号的乘员组接回家。   虽说“浪费”了一艘载人飞船,但总比让发射计划打水漂强,更重要的是能把航天员从危险里捞出来。   可能有人觉得这主意太“败家”——神舟飞船一艘要8.5亿人民币,比3.5亿的天舟货运飞船贵了一倍还多,拿金贵的载人船当货运的使,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但这笔账得往细了算:要是死等评估结果,先不说航天员多待一天就多一分风险,单说补给就得专门发一艘天舟,这又是3.5亿;万一评估出飞船真不能用,还得再发一艘神舟接人,又是8.5亿,加起来12亿花出去了,还耽误了时间。   现在用神舟二十二号一次解决补给和接人两件事,虽说花了8.5亿,但比分开办事省了近7亿,更关键的是抢回了黄金救援时间。   而且神舟飞船本来就有300千克的上行运力,送应急补给完全够用,返回舱载3个人的 capacity 也刚好匹配乘员组规模,算不上真浪费。 更重要的是,这方案刚好踩中了中国航天的“双保险”优势。   现在天宫空间站是“三舱三船”的构型,本身就留着对接位给应急飞船,神舟二十二号上去正好能接上茬。而且神舟飞船的对接技术很成熟,像天舟能6小时快速对接,神舟的响应速度只会更快,不用等太久就能到位。   退一步说,就算后续神舟二十号的评估结果出来了,发现只是小问题,那神舟二十二号送的补给也不算白跑,空间站本来就需要定期补货,相当于提前完成了一次货运任务,顶多是“计划外的提前执行”。   不过这方案也不是一点隐患没有。最关键的是300千克补给够不够撑到事儿解决。神舟二十号已经在轨驻留超过180天,空间站的储备说不定已经吃紧,要是评估再拖半个月,这点补给可能不够6个人造。   但网友的思路本来就是“先解燃眉之急”,真不够还能再调天舟补送,先把人接回来才是头等大事。还有人担心返回舱的承重问题,不过神舟飞船的设计本来就留着余量,接3名航天员加少量随身设备完全没问题,之前的任务里也有过类似的应急调整经验。   说到底,这方案能被大家认可,根本原因是戳中了航天应急的核心——“活着比啥都重要”。航天活动从来没有绝对的“性价比最优解”,只有“风险最低解”。当年美国挑战者号事故后,NASA花了几十亿改进安全系统,不就是因为人命比钱金贵?   现在用一艘神舟飞船换3名航天员的安全,这笔账怎么算都值。而且这事儿也给中国航天提了个醒:随着星链这些巨型星座越来越多,低地球轨道的碎片只会更密集,以后说不定得常态化准备“载人飞船兼货运”的应急方案,甚至可以在飞船设计时就预留更多货运空间,毕竟灵活性才是安全的关键。 要是真能按这方案执行,既保住了航天员,又没让神舟二十二号的发射计划打水漂,说不定还能成为航天应急的经典案例。现在就等官方的评估结果和方案批复了,希望能早日听到航天员平安回家的消息。

0 阅读:0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