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的原理早已公开,可为何那么多国家仍造不出?说句扎心的,不仅造不出来,就连朝

阿皮历史库 2025-11-03 10:31:15

原子弹的原理早已公开,可为何那么多国家仍造不出?说句扎心的,不仅造不出来,就连朝鲜的原子弹,也只是个“脏弹”。     早在1939年,科学家就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不到一年相关论文就公开发表了。     可懂原理和能造出实际能用的原子弹,中间差着十万八千里,就像你知道汽车是靠发动机驱动的,但这不代表你能自己造一辆跑车出来。     造原子弹的第一道坎,就是核材料。     这东西可不是随便就能弄到的,自然界里的铀矿,能用来造原子弹的铀235只占0.7%左右,剩下的都是很难裂变的铀238。     要造原子弹,必须把铀235的纯度提高到90%以上,这一步叫铀浓缩,难度大到超乎想象。     目前主流的浓缩技术是气体离心法,得先把铀变成六氟化铀气体,这种气体有强腐蚀性,对储存和运输的容器要求极高。     然后把这种气体通入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利用铀235和铀238的微小质量差,一点点把高纯度的铀235分离出来。     别小看这台离心机,它的精度要求吓人,转子的误差不能超过0.001毫米,不然高速旋转的时候直接就碎了。     这种离心机的制造难度,比航天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还高,全球能造的国家不超过10个,核心部件的材料比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长期被少数国家垄断,其他国家就算想仿造,连合格的材料都弄不到。     退一步说,就算能造出离心机,还得有足够多的数量同时运转。     铀浓缩是个慢活,不是一两台离心机就能搞定的,得成千上万台连续工作好几年,才能攒下足够制造一枚原子弹的核材料。     而且这个过程特别耗电,对一个国家的电力供应是巨大考验,普通小国根本扛不住这种能源消耗。     除了铀235,钚239也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它需要通过核反应堆把铀238转化而来,之后还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分离。     建核反应堆本身就是个大工程,不仅技术复杂,还得处理高放射性物质,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核泄漏,风险极大 有了合格的核材料,接下来的难题是引爆装置。     原子弹不是把核材料堆在一起就能爆炸的,得让核材料在瞬间达到临界质量,同时保证链式反应能顺利进行并完全释放能量。     这就需要“炸药透镜”技术,简单说就是用多块炸药精确控制爆炸压力,把核材料均匀挤压到一起,误差必须控制在万分之一秒内。     这个精度要求有多高?相当于让好几块炸药在同一瞬间爆炸,产生的压力分毫不差,稍微有点偏差,要么爆炸失败,要么核材料还没完全反应就被炸飞,威力大打折扣。     中国当年为了攻克这个技术,制造了上千个战斗部进行实爆试验,才最终实现了高可靠性。     这种精密控制技术,需要顶尖的电子工程、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模拟能力,普通国家连相关的技术人才都没有,更别说研发了。     造原子弹不是单一领域的技术,而是涉及材料、机械、电子、化工等多个学科的系统工程。     比如核装置里的中子反射层,加工精度必须达到微米级,这就需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这种高端设备,全球只有少数国家能制造这种机床,而且还被严格限制出口。     再比如离心机的轴承,要在高速旋转下保持稳定,普通的金属材料根本承受不住,必须用特殊合金,这种合金的配方和制造工艺,都是各国的核心机密。     一个国家就算能突破一两个技术难点,只要工业体系有短板,照样造不出原子弹。     比如有些国家能造出离心机的外壳,却造不出合格的转子;能提纯出低纯度铀,却解决不了高纯度铀的储存问题,这些短板都会让整个项目功亏一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