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蒙古国政坛突然地震,上任仅仅四个月的总理赞丹沙塔尔宣布辞职了!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不少蒙古民众和外部观察者都感到意外,毕竟新总理还没坐热椅子就得让位,这种速度在国际政坛也算少见。蒙古国一向喜欢出“快节奏”,这次又给世界添了个新话题。 先说说这位短命总理的来头,可不是啥新手,他之前当过外交部长、议会主席,还管过总统办公厅,在蒙古政坛摸爬了几十年,今年6月上台时议会给了九成赞成票,那时候看着风光无限,谁能想到四个月就栽了。 他上台后干的最显眼的事儿,就是把前政府的“亲美路线”给否了,转头跟中国拉近关系。 毕竟蒙古国夹在中俄中间,没出海口,95%的出口都靠中国,煤炭、铜矿这些宝贝疙瘩不卖中国卖给谁? 他心里门儿清,所以赶紧推进中蒙边界的口岸建设,还把搁置多年的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给盘活了,9月份刚签了备忘录,这管道每年能给中国供500亿立方米天然气,蒙古国躺着收过境费,本来是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这好日子没盼来,自己先下课了,议会说他“违宪”,听着挺严重,具体事儿其实就三件:任命司法和内务部长没跟议会商量,直接绕过去了;公开评论正在查的案子,搅和司法独立;改了矿产出口的定价规矩,有人说这不公平。 这几条看着是程序问题,实则全是冲着权力和利益来的,蒙古国是半总统制,总理管经济,总统掌外交军事,议会还能随时投不信任票,三权分立跟没分明白似的,本来就容易掐架。 赞丹沙塔尔这几个动作,说白了就是想把权力攥自己手里,结果碰了别人的蛋糕。 这“别人”是谁?主要是他自己党内的对手,赞丹沙塔尔属于蒙古人民党,跟议会主席达希泽格韦都是党内大佬,俩人早就不对付。 之前赞丹沙塔尔输了党内选举,他这边就查议长的煤矿腐败案,议长那边直接联合五十多个议员提罢免动议,你一拳我一脚,最后赞丹沙塔尔没扛住。 更有意思的是,议会委员会本来先投了反对罢免的票,结果全体会议算票时,没投票的全算“反对委员会决定”,等于硬生生把赞丹沙塔尔给拉下来了,这操作明摆着就是内斗输了。 光有内斗还不够,老百姓的怨气早堆成山了,蒙古国看着矿产多,其实钱全落少数人手里了。 前三季度贸易顺差22亿美元,可首都乌兰巴托四分之一的人住简陋帐篷,去年通胀率飙到19%,青年失业率超25%,一边是寡头的豪车豪宅,一边是牧民的破帐篷,这日子谁能忍? 上半年前总理奥云额尔登就是因为儿子炫富,加上煤矿收入“蒸发”650万吨的丑闻,被抗议的民众逼下台的。 赞丹沙塔尔上台时喊着要打击腐败、给教师医生涨工资,结果雷声大雨点小,腐败没查到根儿,民生也没改善,老百姓本来就没耐心,党内一闹,自然没人帮他说话。 说到底,赞丹沙塔尔下台就是蒙古国老毛病的又一次发作,自1990年以来,他们换了快20次政府,总理平均任期没几年,根子就在那套别扭的政治体制和畸形的经济结构。 制度上三权不清不楚,政党林立还老搞联合政府,今天结盟明天拆台,政策根本没法连贯;经济上全靠卖资源,好处被少数人分了,普通民众捞不着实惠,只要经济一差,总理就成替罪羊。 赞丹沙塔尔想改革,可既不敢动寡头的奶酪,又没本事快速改善民生,光靠抱中国大腿赚点短期好处,根本撑不住内部的矛盾。 有人担心他下台了,中蒙的合作项目会不会黄?其实不用太慌,蒙古国的地理位置摆死了,离开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矿产卖不出去,基建也搞不起来。 之前前政府想抱美西方大腿,结果撕了中国煤炭合同,最后啥好处没捞着,还得回头求中国,就算换了新总理,只要不傻,肯定还得接着跟中国合作,毕竟吃饭的事儿比政治斗争重要。 但短期肯定要折腾一阵,新总理30天内得选出来,这段时间政府就是个看守内阁,办事效率高不了,管道这种大项目说不定得停一阵。 说来说去,赞丹沙塔尔这四个月的总理生涯,就是蒙古国困局的缩影:资源不少却富不起来,民主制度变成内斗工具,想务实发展又被利益绑架。 这根本不是换个总理能解决的问题,除非他们能把资源分配捋顺了,把政治体制改明白了,不然再过十年,照样是总理换不停,老百姓遭罪。 这种“快节奏”的政坛动荡,看着热闹,实则全是心酸,最后坑的还是自己国家。 参考信源:蒙古国总理赞丹沙塔尔被解职 2025-10-1713:05·央视新闻
蒙古国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蒙古国政坛突然地震,上任仅仅四个月的总理赞丹
漫聊小知识
2025-10-19 12:45:59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