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北约秘书长在斯洛文尼亚大声疾呼,要求所有成员国赶紧把国防开支提到G

飞绿说历史 2025-10-14 17:21:32

10月13日,北约秘书长在斯洛文尼亚大声疾呼,要求所有成员国赶紧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5%,还特意说欧洲和加拿大得向美国看齐。   其实北约拉高军费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十年前,北约就开始要求会员国把军费提高到GDP的2%。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做到的没几个。美国一直在前面催,欧洲很多国家都说预算紧张,难以达到。   到了2025年,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更是频频施压,公开表示欧洲不能总靠美国买单。   这不,吕特这回把标准直接翻了一倍多,要求大家一口气冲到5%。   对于欧洲很多国家来说,这无异于一份“军费加速单”。   更有意思的是,这并不是吕特一时兴起。   今年6月,北约在荷兰海牙开会,私底下其实已经定了调:2035年之前,大家必须完成这个目标。   核心国防采购的预算占比还要更高,至少得3.5%。   也就是说,这次吕特只是把内部的共识摆到台面上了。   美国虽然老喊让欧洲多掏钱,但自己2025年军费也还没到5%,还停在3.3%多一点。   欧洲和加拿大要追上去,压力可想而知。   欧洲内部对吕特这个新目标其实分歧很大。   像西班牙、比利时、葡萄牙这样的中小国家,早就担心财政会被压垮;意大利和加拿大觉得,不应单纯用GDP比例来衡量军费贡献,因为各国安全环境、经济状况差别很大。   可美国一方态度坚决,觉得只有拿GDP说事儿,才能让大家负担公平。   北约内部围绕军费争论,近几年从没断过。   每次部长级会议上,都是各国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肯轻易让步。   而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为什么老是催欧洲加军费?   道理很简单:一方面,美国自己希望减轻负担;另一方面,美国军工企业天然希望北约盟友多买美制武器。   特朗普上台后,更加直接,把压力全都甩给欧洲。   可以说,北约军费问题背后,是美国利益集团和欧洲各国之间的现实博弈。   其实,大家都明白,安全很重要,但一味加码军费未必是唯一出路。   欧洲社会舆论普遍质疑,过度依赖军事扩张,是否真的能带来更稳定的安全环境?   而且,北约过去在军费分摊上争吵不断,今后如果要把军费提升到5%,各国之间的矛盾恐怕只会更大。   民生和安全之间怎么平衡,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现在,吕特的“5%方案”已经摆在桌面上,但是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国政府还会继续博弈,北约内部也不会一帆风顺。   未来几年,军费问题还会反复被提及,具体政策怎么制定,怎么平衡各方面利益,还得看各国的实际操作和北约后续会议的具体安排。   至于最终能不能落实,什么时候落实,目前北约还没有更详细的官方计划出来。   各国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还得慢慢看。   总的来说,北约这次加码军费,是多方利益推动的结果。   美国军工企业、政策圈和北约高层之间的互动日趋频繁,欧洲各国则在现实压力下左右为难。   国际社会对此也有不少议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军费拉高未必就一定能带来预期的安全。   未来,北约各国如何在安全和民生之间找到平衡点,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参考:北约秘书长呼吁各成员国提高国防投入——财联社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