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2岁的茅盾出轨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不久后,秦德君怀孕,茅盾一把将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13 11:33:57

1928年,32岁的茅盾出轨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不久后,秦德君怀孕,茅盾一把将她搂在怀里,用温柔的言语再一次让她打掉孩子,殊不知,秦德君却吞下了200粒安眠药。 1928年,国内风声鹤唳,大革命失败了,国民党到处抓人。32岁的茅盾,已经是文坛新星,也是个老党员,自然在通缉名单上。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就在这时候,朋友建议他去日本躲躲,换个心情。也正是在去日本的船上,他遇到了23岁的秦德君。 要说这秦德君,可不是什么寻常女子。她是个川妹子,性格火辣,一腔热血。剪辫子、办杂志、搞游行,因为太“出格”被学校开除,18岁就入了党,介绍人是邓中夏。这履历,在那个年代的女性里,简直是“彪悍”级别的存在。 茅盾当时虽已婚,妻子孔德沚是典型的旧式女子,温良贤淑,却裹着小脚,没什么文化,两人更像是亲人,而非灵魂伴侣。 这艘开往日本的轮船,对茅盾来说,简直就是一艘开往新世界的诺亚方舟。 到了日本,孤男寡女,异国他乡,又都是“天涯沦落人”,感情升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他们以夫妻名义租房,躲避日本警察的盘查,日子一久,假的也就成了真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们爱情的蜜月期。茅盾的创作陷入瓶颈,秦德君就把自己和朋友们轰轰烈烈的革命经历讲给他听。茅盾听得入迷,文思泉涌,后来名声大噪的长篇小说《虹》,女主角“梅行素”的原型,很大一部分就来自秦德君。 她是他的缪斯,也是他的情人。 但甜蜜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现实的引线,早就埋下了。 1929年,秦德君第一次怀孕。对于这个新生命,两人都很慌乱。没钱,没名分,未来一片迷茫。最后,秦德君选择回到上海,悄悄做了流产手术。这件事,像一根刺,扎进了两人心里。而国内,他们的事也传开了。茅盾那位厉害的母亲,立刻站出来维护儿媳孔德沚。老太太直接让孔德沚以“沈太太”(茅盾原名沈德鸿)的名义,去报社领走茅盾所有的稿费。 釜底抽薪,这一招,直接掐断了茅盾和秦德君在日本的经济来源。 1930年,因为日本当局的抓捕,他们不得不回国。回到上海,茅盾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一边是年轻热烈、为他付出一切的情人,另一边是发妻和整个传统家庭的压力。他一度也想过离婚,带着秦德君去见母亲,希望能得到承认。 结果可想而知。他母亲态度强硬:“我活着一天,你就休想离婚。”原配孔德沚更是抱着孩子,不哭不闹,但立场坚定。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秦德君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这一次,她想留下这个孩子。一个孩子,或许能成为她在这段关系里唯一的筹码和慰藉。但对茅盾来说,这个孩子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没有收入,寄人篱下,母亲态度决绝,他根本没有能力再组建一个新家庭。 于是,在一个深夜,茅盾抱着秦德君,用尽了温柔的言语,劝她再次打掉孩子。他还给出了一个承诺,等我四年,四年内我努力写作赚钱,补偿好家里,就和孔德沚离婚,然后光明正大地娶你。 秦德君再次妥协了,打掉了第二个孩子。但这一次,她的精神彻底垮了。她开始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比如为了逼茅盾离婚,她甚至造谣说孔德沚与他人有染。这种昏招,不仅没能帮到自己,反而让茅盾对她的人品产生了怀疑,也让他母亲更加厌恶她。 天平,从这一刻起,已经彻底倒向了家庭那一边。 为了安抚秦德君,茅盾带着她去照相馆合影,反复强调“四年之约”。可这之后,他便回归了家庭。而秦德君,则开始了漫长而绝望的等待。 四年之期一到,茅盾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带着全家搬走了,切断了和秦德君的一切联系。秦德君的世界,在那一刻崩塌了。她一把火烧掉了茅盾写给她的所有信件,然后,吞下了200粒安眠药。 万幸的是,药是假的,她被救了回来。但那个曾经在革命浪潮里英姿飒爽、敢爱敢恨的秦德君,已经随着那场大火和那瓶假药,死过一次了。 后来,茅盾成了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在晚年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里,关于秦德君,他只字未提。仿佛这个女人,连同那段在日本的岁月,都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场幻觉。儿子整理他的口述时问:“不写秦德君吗?”他沉默良久,说:“不写了,当她没来过。” 而秦德君呢?她终究是那个打不倒的“火凤凰”。她继续投身革命,在战火中几度入狱,受尽酷刑也未曾屈服。新中国成立后,她和茅盾在一些会议场合偶遇过三次。 直到1985年,80岁的秦德君,才终于提笔,写下了《我与茅盾的一段情》,将这段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往事公之于众。 她没有歇斯底里地控诉,只是平静地陈述。这段感情里,很难用简单的“对错”去评判。茅盾有他的懦弱和自私,但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一个背负着传统家庭的男人,他的选择或许也有万般无奈。而秦德君,一个追求独立和解放的新女性,却终究没能逃脱情感的枷锁,她的悲剧,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 最终,她选择把一切写出来,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让历史归于真实。

0 阅读:1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