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空军发言人透露导弹与无人机难以拦截的原因 你有没有好奇过,在现代战争里,为什么那些看似先进的防空系统,还会让导弹和无人机这么难对付?咱们不妨从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的那些公开表态入手,一步步拆解开来。伊格纳特这几年一直站在前线,负责向公众解释空中威胁。简单说,他点出的问题核心,就在于俄罗斯部队不断调整战术,让拦截变得像打地鼠一样,追着变来变去。 伊格纳特在2025年5月的一次电视直播里提到,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型弹道导弹经过改装,现在不光飞得快,还加了雷达诱饵。这些诱饵是导弹接近目标时释放的假目标,能迷惑雷达,让爱国者系统分不清真假。爱国者本来设计好对付直线弹道,但现在导弹改成准弹道轨迹——开头像弹道导弹一样高抛,后半段突然机动,绕弯子飞。这就让系统自动模式下计算拦截点位卡壳了,因为它得实时调整爆炸位置。要是你操作雷达,看到屏幕上突然多出一堆鬼影,你会怎么选?伊格纳特强调,这种改动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拉低了拦截成功率。以前直飞的导弹,好歹有路径,现在一机动,防空部队就得手动干预,反应时间从秒级变到更紧迫。 伊格纳特举例说,导弹从多角度来袭,一个城市得靠好几套爱国者加多个雷达才行。单套系统覆盖有限,东边北边南边全压过来,就跟围城一样,资源分散了。2024年初,他就说过,拦截率有时不到50%,因为俄方用情报数据规划路径,专挑弱点下手。导弹不光变轨,还能中途换方向,这在2023年8月的袭击中就显露出来了。那次,巡航导弹像蛇一样扭着飞,绕过山地和城市边缘,直奔能源设施。伊格纳特当时分析,俄军用Kh-101和伊斯坎德尔-K混着打,类型多样,防空得同时切换模式——弹道用一种,巡航用另一种,忙不过来。 伊格纳特在2025年5月底的报告中直言,俄方老换无人机路线,还试着从高空发射。以前沙赫德低飞贴地,好用移动小组的机枪或肩扛导弹打,现在拉高到几千米,地面火力够不着。飞行员得靠F-16或防空无人机上去追,但云层一多,目视锁定就费劲。天气这因素,伊格纳特没少提,尤其秋冬雾大,雷达分辨率降,操作员得眯眼辨别影子。更有意思的是,俄军用大批无人机饱和攻击——2025年6月6日那次,407架无人机加44枚导弹,全境撒网。伊格纳特说,其中不少是无武装的,用来分散注意力,引防空火力去追假目标,真家伙就溜过去了。这战术接地气吧?不烧钱,就靠数量压垮你。 当然,最头疼的还是混合打法。伊格纳特反复强调,俄军不光单打独斗,而是无人机开路,导弹跟进。无人机先扰乱雷达,导弹再钻空子。拿2025年5月24日的袭击来说,250架沙赫德加14枚伊斯坎德尔-M,目标直指基辅、敖德萨和哈尔科夫等地。乌空军追踪了上百目标,但拦截不全,部分设施中招。为什么?因为决策链太短,得瞬间判别类型——沙赫德用近程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得靠爱国者专打。伊格纳特指出,俄方从海上、陆地、空中多平台发,半包围态势,让西部防区压力山大。利沃夫州那次,10月5日夜间,549个空中目标涌来,496架是沙赫德,导弹从黑海和边境州发射。拦截了多数,但扎波罗热和利沃夫还是挨了打。 这些问题乌克兰怎么应对?伊格纳特没藏着掖着,他说伙伴国在升级爱国者软件,优化对机动目标的算法。乌方自己也推无人机防空,2025年6月他就提,空军在讨论加强拦截无人机的发展,用自家无人机群反制。F-16到位后,飞行员训练机动拦截,适应高空追击。但现实是,资源有限,大城市优先,小镇就得靠机动小组。伊格纳特还提醒,俄军在战场测试新玩意儿,像匕首导弹的变种,速度超音速,轨迹难测。拦截难度上去了,但乌空军西部司令部表现稳,多次击落关键目标。 导弹难打的根子在技术迭代。伊格纳特2024年1月数据,俄方自杀无人机先头部队,全被撂倒,但导弹混战时,成功率滑坡。为什么?因为弹道导弹末段加速,爱国者得预判碰撞点,误差一厘米就空欢喜。俄升级后,加了电子对抗,干扰信号,让雷达模糊。无人机呢?沙赫德成本低,丢了不心疼,俄军从库尔斯克和布良斯克边境大批放,路线随机化,用AI规划避开已知雷达网。伊格纳特说,这像猫捉老鼠,防空得不断学新招。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