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中国成功弹射五代机,美国至今未实现。 福建舰连续弹射歼-35、歼-1

百日依山尽 2025-09-23 17:28:15

世界首次,中国成功弹射五代机,美国至今未实现。 福建舰连续弹射歼-35、歼-15T、空警-600,绝对是一件值得欢庆的大事。而这次弹射,也再次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首次有第五代隐形舰载战斗机,通过电磁弹射系统在航母上起飞! 350006 号歼 - 35 滑入弹射位,机翼下的导弹挂架清晰可见,随着弹射器滑块启动,这架第五代隐身战机沿着轨道加速,离舰瞬间机身平稳上扬,没有出现蒸汽弹射常见的颠簸。这一幕被镜头完整记录,成为全球首次五代机通过电磁弹射系统从航母起飞的实证。 歼 - 35 的弹射过程用时极短,起落架轮胎离开甲板时,战机已获得足够升力。紧随其后的歼 - 15T 挂载着反舰导弹,同样借助电磁弹射系统升空,机身侧面的阅兵标识在阳光下清晰可辨。 更令人瞩目的是空警 - 600 的登场,这个顶着圆盘雷达罩的庞然大物进入轨道后,弹射器精准匹配推力,未等完全滑过甲板,起落架已腾空而起。三型战机接连完成弹射与着舰,整套流程在央视公开的画面中一气呵成。 美国福特号航母的境遇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艘 2017 年服役的航母同样搭载电磁弹射系统,却至今未能稳定弹射 F-35C 隐身舰载机。2025 年 9 月初的测试数据显示,其弹射系统每 400 次就会出现一次故障,距离每 4166 次故障一次的设计目标相差十倍。 更棘手的是先进拦阻装置,无故障工作周期仅 460 次,仅为设计指标的 3%。技术路径的差异是核心原因,福特号采用的交流供电与飞轮储能方案,在兼容性与稳定性上存在先天局限。 福建舰的甲板运作效率在画面中得到体现。全通甲板设计配合三条弹射器,理论上每 45 秒就能弹射一架飞机。素材中,两架歼 - 35 完成弹射后,空警 - 600 迅速进入待飞状态,调度人员的操作流程紧凑有序,没有出现因设备调试导致的延误。这种高效运作源于系统的可靠性,与福特号多次因弹射故障被迫缩减飞行任务形成反差。 空警 - 600 的弹射成功填补了体系空白。这款预警机配备的数字阵列雷达探测距离达 650 公里,能跟踪 500 个目标,弹射起飞后可与歼 - 35、歼 - 15T 形成数据联通。 画面里,空警 - 600 升空后迅速调整姿态,雷达罩开始旋转,甲板上的通信设备同步接收其传输的信号,这种联动让福建舰的作战范围大幅延伸。美军现役的 E-3 预警机仍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代差明显。 福建舰在公开的训练素材中,未出现因设备问题中断弹射的情况,三条轨道可独立运作,单条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轨道使用。这种设计上的冗余,进一步提升了甲板作业的稳定性。 这场创下世界纪录的弹射行动,没有过多的解读,只留下战机轰鸣与设备运行的低鸣。那些平稳升空的轨迹,不仅印证了电磁弹射技术的成熟,更勾勒出海上作战体系的新形态,而美国尚未实现的五代机电磁弹射突破,让这一幕更具标志性意义。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