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身价200亿的稻盛和夫确诊得了胃癌,医生警告他:立刻住院治疗。而他却只是回了句:“哦,是癌症啊?”随后便转身离开。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在日本鹿儿岛市一个普通家庭,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父亲做点小印刷生意,勉强维持生计。他小时候就帮家里干活,战时鹿儿岛遭轰炸,全家躲防空洞,战后日子更紧巴。他上小学时教室破旧,书本也不够用,青少年期还得过肺结核,身体弱了好一阵子。1951年考上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后找工作碰壁,好几次投简历都没回音,最后靠老师介绍,1955年进了京都的松风工业,做绝缘子生产。 在松风工业干了几年,稻盛和夫觉得公司管理太死板,对改进建议不采纳,他就和几个同事辞职,1959年在京都租了个旧厂房,凑了300万日元创办京瓷株式会社。从陶瓷绝缘体起步,公司慢慢做大,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卖到全球。他推行一种叫阿米巴的管理模式,把公司分成小单位,每个单位独立核算,像小公司一样运作,这样员工更有责任心。京瓷成了电子元件巨头,进入世界500强。 1984年,稻盛和夫又参与创建第二电电株式会社,后来改名KDDI,成了日本电信业大玩家。公司发展快,靠的是他那套敬天爱人的理念,强调做人要正直,企业要对社会负责。他是唯一一个创办三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日本人,京瓷、KDDI,还有后来重整的日航。整个职业生涯,他没上过商学院,全靠自学和实践,管理风格接地气,注重员工参与,不搞官僚那一套。 1997年,稻盛和夫65岁时查出胃癌。那年夏天,他觉得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确诊后建议马上手术住院。他听了诊断结果,没多说什么,就离开了医院。第二天,他照常上班,处理公司事务,然后宣布把价值百亿日元的股票平均分给员工。这事震惊了日本,企业界议论纷纷,大家觉得他这是对员工的回报,也是在生命关键时刻尽责任。 分完股票后,他才去医院做手术,医生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手术顺利,癌细胞清除干净。他恢复得不错,没耽误太久。整个过程,他保持平静,没表现出恐慌。公司员工听说后,都挺担心,但看到他这样,也受鼓舞。稻盛和夫通过这件事,体现了他的哲学:心存善念,就能带来好结果。这不光是个人态度,还影响了企业文化,让京瓷和KDDI继续稳健发展。 手术后,稻盛和夫决定出家,在京都圆福寺剃度,法号大和。从此辞掉公司所有职务,开始过僧侣生活,每天诵经,吃素食,日子简单。他出家原因在于觉得人生追求应该是无忧无虑,而不是一堆物质。出家后,有次冬天托钵乞食,一位扫街老妇人给了他500日元,这事让他感触深,体会到利他精神的实际力量。他后来把这经历写进书里,说这是人生榜样。 2010年,78岁的稻盛和夫在寺里时,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亲自请他出山,重整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负债超过1万亿日元,是日本第三大航空企业,破产会影响上万员工和经济。他答应了,但提两个条件:零工资,不牵连原有公司。到任后,他用一年时间让日航扭亏为盈,利润达到1884亿日元。这靠的是几点:自己零工资做榜样,不裁员保员工饭碗,建立共同目标反复传达,还有阿米巴模式,让各部门独立运作。 日航重整成功后,稻盛和夫又回寺庙,继续修行。晚年88岁时,他把一生经验总结成书,像《活法》《干法》《心法》,分享企业经营、职场管理和人生智慧。这些书在全球受欢迎,包括中国,很多企业家读了受益。他觉得经验要传给后人,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稻盛和夫一辈子从穷小子到企业巨头,再到僧侣,体现了经营之道不只是赚钱,还得有心法支撑。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管理模式特别实用,把大公司分成小团队,每个团队算自己的账,负责人像老板一样决策。这样一来,员工积极性高,效率也上去了。他在京瓷推行时,从基层开始,逐步扩展到全球分公司。KDDI也用了这套,帮公司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日航重整时,这模式发挥大作用,分部门核算,找出问题点,快速调整。很多企业学这套,包括国外的,证明它接地气,不光理论,还能落地。 在经营中,稻盛和夫强调做正确的事作为人本分。创办京瓷时,他没多少资金,靠技术和诚信打天下。遇到困难,就靠员工齐心,渡过难关。出家后,他没完全脱离俗世,还办塾学,教年轻人管理知识。塾学叫盛和塾,全球有分部,学员学他的哲学,应用到自家企业。癌症经历让他更注重心灵层面,书里常提善念力量,影响了不少人调整人生观。
1935年11月1日,伪装成记者的杀手孙凤鸣,不见蒋介石出来,吞下的鸦片也已发作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