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胡雪岩弥留之际,对九姨太说:“我死后会有一个戴铁帽的人来参加葬礼,到时你剪下我寿衣的一角给他,可保后世无忧。”正如胡雪岩所说,去世后,还真有一个戴铁帽子的人来了。 这九姨太是胡雪岩晚年最信任的人,当年胡雪岩富可敌国时,娶了十二房姨太,后来家道中落,多数人卷了细软离开,只有九姨太守着他,端汤喂药、打理家事,没半句怨言。胡雪岩说这话时,已经气若游丝,枯瘦的手紧紧攥着九姨太的手腕,眼神却亮得很,像是把这辈子的心思都凝在这一句话里。九姨太边哭边点头,把这话牢牢记在心里,连半个字都不敢忘。 胡雪岩出殡那天,杭州城的百姓来了大半。想当年他开阜康钱庄、办胡庆余堂,灾年时设粥棚、捐棉衣,连挑夫走卒都受过他的恩惠。可如今灵柩从胡府抬出来,往日里巴结他的官员没一个露面,只有些老伙计、老街坊跟着落泪。九姨太一身素缟,扶着灵幡站在门口,眼睛死死盯着街那头,心里既盼着“戴铁帽的人”来,又怕胡雪岩的话落了空——家里早已空了,要是再没个依靠,往后这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可怎么活?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街尾传来“叮铃叮铃”的铜铃声,一辆骡车慢悠悠过来,车旁跟着个汉子,头上戴着顶黑铁打的帽子,边缘磨得发亮,身上穿的粗布短褂沾着灰,看着像个跑江湖的。九姨太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让人拦住骡车,自己快步走过去,对着那汉子福了福身:“这位爷,敢问您是……” 汉子把铁帽摘下来,露出满是胡茬的脸,对着灵柩拱了拱手,声音沙哑:“我是漕帮的,二十年前在运河上,胡先生救过我一命。当年我替帮里运货,被水匪劫了,是胡先生路过,让手下人解了围,还给了我五十两银子养伤。他说‘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这话我记了二十年。” 九姨太一听,眼泪又下来了,赶紧让人拿来剪刀,走到灵柩旁,轻轻掀开盖在胡雪岩身上的寿衣,剪下右下角一小块素布,双手捧着递给汉子:“先生临终前说,您来参加葬礼,让我把这个给您。还说……还说能保我们后世无忧。” 汉子接过布块,攥在手里揉了揉,忽然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递给九姨太:“胡先生是厚道人,我不能让他走得不安心。这里面有两张地契,是城外二十亩水田,还有我这几年攒的三百两银子。水田能收租,银子够你们撑几年,往后要是有难处,就去漕帮找我,报我的名字‘铁头李’,没人敢欺负你们。” 九姨太哪敢接,连连推辞:“这怎么行?我们已经受了您的情,不能再要您的东西!” 铁头李把油布包往她手里一塞,又把铁帽戴回头上:“胡先生当年帮我,也没图我回报。他这人一辈子仗义,帮过的人多了去了,我这点东西算什么?您拿着,好好把家里的孩子带大,别让胡先生的香火断了,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说完,他对着灵柩又磕了三个头,转身跳上骡车,“叮铃”声渐渐远了。 后来九姨太才知道,胡雪岩当年不仅帮过铁头李,还暗中接济过不少漕帮兄弟。漕帮在运河上势力大,后来胡家的孩子长大,想做些小生意,漕帮的人都格外照应,没人敢刁难。有一次,城里的恶霸想抢胡家的铺子,铁头李听说了,带着十几个漕帮兄弟过来,往铺子门口一站,恶霸看了看他们头上的铁帽,吓得扭头就跑。 胡家的后人也没忘了这份情,每年清明去给胡雪岩上坟,都会特意给铁头李的牌位也烧些纸钱——铁头李后来在一次运货时,为了护着漕帮的粮船,跟水匪拼命,没了性命。九姨太常跟孩子们说:“你爷爷这辈子,赚过大钱,也跌过跟头,可他从没忘了帮别人。你看,他帮过的人,都记着他的好,这才是真本事。” 再后来,胡庆余堂还在杭州城里开着,柜台上总放着个小铁盒,里面装着胡雪岩当年剪下的那小块寿衣布。伙计们都知道这布的来历,常跟来买药的人讲起这段故事,说“做人就得像胡先生这样,仗义待人,总有福报”。 (本文参考《胡雪岩传》《漕帮轶事》及杭州民间传说整理而成)
1885年,胡雪岩弥留之际,对九姨太说:“我死后会有一个戴铁帽的人来参加葬礼,到
历史趣闻社
2025-09-09 14:00:09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