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不是人!”央视名嘴柴静嘴上爱国,却处处维护西方,10年前甚至还伪造数据

烟雨评社 2025-09-03 16:34:28

“中国人是不是人!”央视名嘴柴静嘴上爱国,却处处维护西方,10年前甚至还伪造数据将雾霾归咎于中国人,结果丁仲礼院士一句话把她怼的哑口无言…… 在公众记忆中,柴静曾是媒体界一颗耀眼的星辰,被誉为“柴徽因”,承载着无数赞誉与期待。然而,时至今日,她的名字却常与“恶心”、“柴犬”等负面评价挂钩。 1976年,柴静出生于山西临汾的一个书香门第,1992年,她进入长沙铁道学院求学。毕业后,她被分配至家乡的铁路局工作,这份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让她感到不满。 自小对电台广播的浓厚兴趣,促使她采取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她主动致信当时湖南经广的知名主持人尚能,信中饱含对梦想的执着与真诚,最终为她争取到了一个面试机会。 凭借出色的表现,柴静顺利进入湖南文广,主持了深受听众喜爱的午夜节目《夜色温柔》,并在三年内声名鹊起。 为了实现事业上的进一步飞跃,她开始有意识地借力男性关系,将其视为重要的跳板。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她与已婚的体育评论员苏群产生了情感纠葛。 苏群当时身为《体坛周报》的王牌记者及《篮球先锋报》总编,并在央视担任评论员,为了柴静,苏群甚至不惜抛弃怀孕三个月的妻子,毅然离婚。 在苏群的人脉铺垫和资助下,柴静得以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进修镀金,为她叩开央视的大门奠定了基础。2001年,在苏群的助力下,她成功进入了央视。 进入央视的柴静,很快便将曾助她一臂之力的苏群抛诸脑后。在节目组赴藏拍摄期间,她结识了高大帅气、名气与资源更盛的摄影师赵嘉。 当苏群满怀愤怒地质问她时,柴静以一句轻描淡写的“有人追我,我有点犹豫,你帮我拿个主意吧”,彻底斩断了两人关系,也暴露了她情感选择的理性与冷酷。 尽管赵嘉在此后的感情生活中亦多次劈腿,并一度与他人结婚生子,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柴静身边,并与她结为夫妻。 在央视工作的日子里,柴静通过主持《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及《看见》等知名栏目,迅速赢得了国民的广泛认可,一度被冠以“柴徽因”的美誉,象征着才华与深度。 2010年,柴静的公众形象开始出现裂痕,源于她对环保议题所持的鲜明立场。在与丁仲礼院士的访谈中,面对西方国家在哥本哈根协议中提出的不平等碳排放方案。 柴静反复强调应遵循“国际惯例”,即以国家总量而非人均量来计算碳排放,并对中国碳排放量大、减排压力大的现状提出质疑。 丁仲礼院士则从中国发展现状和巨大人口基数出发,指出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远超发展中国家,这种方案实为对发展中国家权利的限制。 面对柴静的持续质疑,丁院士情绪激动地反问:“中国人不是人吗?!”这次访谈让许多国人开始意识到柴静的立场似乎更倾向于美西方,而非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 在丁仲礼院士访谈引发争议后,柴静秘密结婚并赴美国产子,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她立场的揣测。2015年,她带着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回归公众视野。 这部纪录片一经发布,唤醒了公众对中国雾霾问题的深刻焦虑,呼吁中国为环保事业暂停经济发展,甚至不惜牺牲一代人的发展机会。 这部纪录片很快便因其内部数据的不实、片面信息的呈现而遭到广泛质疑。柴静将自己女儿出生时患良性肿瘤需要手术的经历,与雾霾强行联系,作为呼吁环保的私人例证。 但医学专业人士迅速指出,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在出生时即刻进行手术,而会待孩子满月后进行,以降低风险。她女儿的病症可能源于孕期叶酸缺乏,而柴静本人在怀孕期间大量吸烟、作息不规律,无疑会增加此类疾病的发生概率。 随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公众开始恍然大悟:这部纪录片并非客观呈现,更像是一次“先有结论,再找论据”的“黑中国”行动。 更有报道指出,这部环保纪录片的幕后资方,竟与美国石油公司有所关联,这无疑加深了公众对纪录片真实意图的疑虑。最终,这部曾轰动一时的作品被下架。 从昔日的“女神”、“柴徽因”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境地,柴静的公众形象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国内声名狼藉、难以立足后,她选择移居海外。 离开了中国这一“被批评”的舞台,她也迅速失去了西方国家对她的“利用价值”。曾经靠“抹黑中国”获取关注和资助的模式不再奏效,她在海外的生活并不如意,西方资本抛弃“公知”的速度快如闪电。 为了谋生,柴静转战YouTube等海外视频平台,继续发布内容,以批判中国来获取流量,尽管收入微薄,但足以维持生计,甚至被网友评论为“老得和西方女人一样快,脸上妖气怨气很重”。 柴静偶尔在互联网上露面,试图以“过来人”的姿态指导年轻人如何做人,但早已被国内舆论抛弃的她,言论非但未能赢得尊重,反而引来了更多嘲讽与指责。 柴静的经历,无疑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警示:一个被普遍认为不爱自己国家的人,最终注定会被其曾经的民众所唾弃,被时代所抛弃。 信源:百度百科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