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开大了!”湖北武汉,一初中女孩想捉弄男生,就在对方要坐下时突然抽走凳子,不料男孩一屁股丢坐在地上疼得起不来,送到医院被诊断出骶椎骨折,不光受罪还耽误学习,事后双方协商赔偿不成,男生家长将女孩一家告上法庭,而法院是这样判的。 一个初一女生的“玩笑”,最终以同学骶椎骨折的代价收场。事情是这样的,在学校课间,很多学生都放松的打闹,就在一名男同学准备坐下的瞬间,同班的一位女生悄悄伸出手,觉得好玩,猛地抽走了他身后的座椅。 伴随着一声闷响,男孩重重摔在地上。周围的笑闹声瞬间凝固了。他疼得根本站不起来,尝试自己起身,却只换来一声痛苦的呼喊。 他紧紧攥着校服下摆,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看着眼前疼痛的男孩,这时女孩才知道玩笑开大了,女孩被吓的脸色苍白,连忙道歉:“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想逗逗你”。 很快,男孩被学校紧急送往医院。诊断结果是骶椎骨折,这意味着他需要住院治疗,学业也不得不暂时中断。在办公室里等待家长时,他连腰都直不起来,只能痛苦地侧身靠着椅子。 最先赶到的是男孩的母亲,只用了半小时。看到儿子痛苦的样子,她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伸出手想去扶儿子的腰,又怕弄疼他,颤抖的手就那么悬在半空。肇事女生的母亲也拎着一个帆布包赶到了,她进门第一句话,是问自己的女儿有没有被吓到。 这句话,让男孩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指着自己受伤的儿子,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最初,事情似乎还有缓和的余地。 学校垫付了部分医疗费,女生家也支付了两千多元的检查费,她的母亲还提着水果去医院探望,嘴里说着“孩子小不懂事,好好商量,别影响同学关系”之类的话。男孩母亲当时强压着怒火,只说先治病,别的以后再谈。 然而,两周后,矛盾彻底爆发了。男孩恢复得很慢,医生建议请护工协助,避免二次伤害。落下的数学、英语等课程也急需一对一辅导才能跟上。护工费每月六千,补课费预计一万,再加上后续的复查和营养费,男孩家长算了一笔账,向对方提出了三万五千元的赔偿。 这个数字点燃了女生父亲的怒火。他在学校调解室里大声质疑对方“讹钱”,还说自己当年摔断腿也没花这么多。男孩母亲激动地拿出所有缴费单,哭诉着儿子不仅身体受罪,还错过了重要的区级数学竞赛。 双方激烈争吵,女生母亲在一旁想劝又劝不住,而男孩父亲则反问对方:“如果今天躺着的是你家孩子,你甘心吗?” 调解以失败告终。女生父亲只愿意赔偿一万。昔日的同学在学校碰见,也开始互相躲避,曾经的情谊烟消云散。无奈之下,男孩的家长将女生及其父母告上了法庭,索赔金额提高到五万元,并要求学校承担连带责任。 法庭上,监控录像成了最直接的证据。当法官问女生,是否知道抽掉凳子会让人摔倒时,她小声承认知道,但辩解说“以为他能扶住桌子”。 女生父母则反复强调,孩子只是开个玩笑,没有恶意。而坐在原告席上的男孩,腰上戴着厚厚的护托,连坐满半小时都成了奢望,需要扶着椅子才能缓缓移动。 最终,法院认定女生的行为与同学的伤害有直接因果关系,作为监护人,她的父母应承担全部侵权责任。法院核算了各项费用后,判决其赔偿三万两千元。同时,法院认为学校已尽到日常安全教育义务,此类突发恶作剧难以预料,因此无需承担责任。 判决书下达后,女生母亲在法院门口哭了,后悔没有早点教会孩子,什么样的玩笑是绝对不能开的。男孩的母亲则拿着判决书,看着病房里正在补课的儿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场风波里,没有真正的赢家。一个身体受创,学业受阻;一个内心留下阴影,家庭背上重负。这件事提醒我们,那些看似“好玩”的抽凳子、伸脚绊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多么大的风险。 “孩子还小”从来不是免责的挡箭牌,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教会孩子预判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你的玩笑让别人感到了疼痛和恐惧,那它就不是玩笑,而是伤害。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极目新闻
“玩笑开大了!”湖北武汉,一初中女孩想捉弄男生,就在对方要坐下时突然抽走凳子,不
烟雨评社
2025-09-03 14:33:15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