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邓稼先回到家,妻子许鹿希一把扯住他吼道:“28年不回家,你外边有人了吧!”邓稼先正要解释,哪知许鹿希突然扑哧一声笑出来:“不用解释了,我知道她就是蘑菇云小姐!” 邓稼先1924年生在安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就让他接触科学。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家人到昆明,在西南联大读物理,1945年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当助教。1948年去美国普渡大学,1950年拿物理博士,只用了两年时间。回国后,他带回核物理知识,加入中科院工作。那时候中国百废待兴,他选择留下来贡献力量。1953年和许鹿希结婚,她在北京医学院教书,两人有儿有女,日子过得平淡。1958年,国家决定研制核武器,邓稼先接任务,当理论部主任,带领团队从头干起。苏联撤专家,技术封锁严,他组织人用手摇计算机算参数,克服资料少设备差的问题。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他负责理论设计,签字确认方案。三年后,氢弹也成功。他参与32次试验,15次去现场,长期在辐射环境工作。 邓稼先的工作高度保密,28年里主要在青海四川基地呆着,只有几次回北京汇报才见家人。许鹿希独自带孩子,照顾老人,对丈夫的事一无所知。1986年,他回家时,许鹿希扯住他问28年不回家是不是外边有人,他想解释,她笑说知道那是蘑菇云。蘑菇云指核爆炸的云柱,象征他献身的核事业。这不是随意玩笑,而是许鹿希理解丈夫的付出。那些年,他分粮票给年轻人,自己省吃俭用,保证研究继续。一次试验弹头没爆,他穿防护服捡回,辐射严重。许鹿希从不追问,默默支持家庭。她在北京教书,邻居有时议论丈夫常年不在,她就应付过去。夫妻间这份默契,源于对国家的信任。邓稼先每次回家不提工作,严格保密,只享受短暂团聚。 回家那年,邓稼先已患直肠癌晚期,辐射导致身体衰老快。许鹿希看出他瘦弱,但没多说,只是开玩笑化解多年分离的苦。蘑菇云成了他们间的暗语,代表那些戈壁荒漠的日子。他在基地克服沙尘暴,计算爆轰物理,确保每步准确。团队从原子弹到氢弹,突破层层难关,提升国防实力。中国老百姓通过广播知道爆炸成功,却不知背后科学家如邓稼先的努力。还有钱三强、王淦昌、于敏等,一起默默付出。许鹿希的笑,包含对丈夫职业的认可,也带点无奈。28年,她独自面对生活琐事,孩子教育,老人健康,全靠自己扛。 邓稼先晚年坚持工作,1985年底回家休养,却想着写核发展建议书,和于敏合作完成,为后人铺路。1986年6月,国家解密他事迹,人民日报报道,大家才知道他领导两弹研制。7月,他坐红旗车绕天安门,问许鹿希再过30年会不会有人记得他们。她握手安慰。那是他们最后时光。7月29日,他在北京医院去世,62岁。临终说如果有来生,还选择中国、核事业和她。1999年,国家给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许鹿希继续教书,整理遗物,住老房子。 邓稼先的贡献不止技术层面,还在精神上激励后人。他从美国回来,就投身祖国建设,没犹豫。核武器让中国站稳脚跟,避免外部威胁。那些年,科研条件苦,基地在荒漠山区,没现代化设备,全靠人脑和毅力。他领导团队,强调集体力量,每人分工明确。许鹿希的支持,也关键,她没抱怨,专注本职。夫妻俩的相处,体现那个时代人的担当。蘑菇云不只是爆炸标志,更是无数人青春的结晶。今天看,这故事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得靠一代代努力。
《过于离谱可能是真的系列》省流:中年技术大佬当年被拉拉女骗婚生了女儿。女儿也是拉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