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警告,越南不听!越南持续在南海吹沙造岛!8月23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一家

文史小将 2025-08-26 11:30:58

中国的警告,越南不听!越南持续在南海吹沙造岛!8月23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一家智库称,越南已大幅扩大其在南海争议岛屿“斯普拉特利群岛”(中国南沙群岛)海域的造岛工程,其规模将赶上甚至可能超过中国。 根据美国智库于8月23日公布的最新发现,越南正在南沙群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大规模的填海工程,其建设规模与军事化意图都引起了外界的密切关注。 因为在此之前,中越两国正处在经济合作的蜜月期。 越南为何在一边享受中国带来的巨额经济红利的同时,又在主权问题上做出如此高风险的动作? 越南的战略意图,似乎是在经济与安全之间强行划分出一条界线。 在经济层面,它对中国的依赖与融合不断加深。 仅在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总额就突破26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二十多年稳居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从河内街头运行的轻轨2号线,到川流不息的跨境班列,中国超过310亿美元的投资已经深度融入越南经济脉络,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可是,在安全层面,越南却担忧因经济依附而失去战略回旋空间,所以选择在南海加码布局。 越南正在南海加速构筑一道军事壁垒,卫星图像清晰地显示,其在柏礁等至少八处岛礁的建设,远远超出了所谓“为渔民提供避风港”的民用范畴。 一条长达三千米的飞机跑道,连同密集的弹药储存设施和新建港口,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意图打造一座能起降苏-30重型战斗机的海上军事要塞。 在军事层面,越南的投入更像是一种建立在幻觉之上的自我安慰。 它试图通过“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策略,逐步实现对非法侵占岛礁的“事实固化”。 可是,这些在越南看来足以改变局势的军事设施,在中国全面且立体的监控与火力体系面前,其实相当脆弱。 越南或许以为选择在南海多雨的季节悄然推进施工,便能在风雨掩护下减少外界侦察的关注,但事实上,它的一举一动早已在中国的严密监控网络之下无所遁形。 渚碧礁部署的新一代反隐身雷达系统探测半径可达四百公里,能够对柏礁及周边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 无论是越南施工设备的进出,还是跑道上空的飞行器活动,都逃不过雷达的锁定。 甚至就算是号称“幽灵”的美军B-2隐形战略轰炸机,也难以在该系统的探测范围内真正实现隐匿。 不仅如此,中国海警船队近年来已在相关海域形成常态化的巡航格局。 白天黑夜,海警船的身影几乎从未缺席,越南在岛礁上的任何小动作都处于持续的跟踪和监视之下。 由空到海,从情报到行动,越方在这些岛礁上的所谓“扩建”已如同透明工程。 更重要的是,监控之上,中国还拥有足以形成压倒性震慑的火力优势。 一旦柏礁新建跑道上有战机试图升空,它立刻会进入中国红旗-9防空导弹近两百公里的拦截范围,几乎没有腾挪余地。 而在距离仅九十公里的华阳礁,部署的远程火箭弹系统则随时能够对跑道实施精确覆盖打击,使其在战时根本无法稳定运作。 这种监视与打击的双重结合,意味着越南任何军事冒进的企图都将处于中国的有效掌控和威慑之下。 越南当前冒险行为的根源,在于其对中国维护主权决心的低估,以及对国际地缘格局的严重误读。 它似乎将中国长期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克制态度,错误地理解为一种软弱。 事实上,中国与越南早在2000年就成功划定了北部湾的海上界限,并持续推动着后续谈判,这恰恰证明了中国的诚意,但这绝不代表中国会在核心主权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 越南无视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历史法理,企图用物理建设来改变现状,这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同时,越南将其部分希望寄托于域外势力的介入,认为美国的“支持”能够为其提供安全庇护。 可是,菲律宾在南海仲裁案后的经历,就是一个清晰的教训,外部大国的承诺往往口惠而实不至。 中方已多次严正重申立场,明确指出南沙群岛及其附属岛礁,包括琼礁、舶兰礁、六门礁在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国一贯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在非法侵占的岛礁上进行所谓建设和扩张。 可是,越南对此置若罔闻,仍不断加快填海造地的步伐,此举无疑构成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与挑战。 与其在误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如重回务实合作的正确轨道,这或许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信息来源:凤凰卫视--卫星图像:越南加速在南沙群岛扩大填海)

0 阅读:0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