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肖永银活捉孙殿英后,刘伯承就紧急给他发了电报:“孙殿英身边有两个红色皮箱,里面装着稀世国宝,务必追回!” 1947年,当时,咱们的解放战争打得是热火朝天。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就是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的部队,在河南汤阴搞了个大动作,目标就是盘踞在此的孙殿英。孙殿英这人,一辈子在各路军阀里头钻营,是个出了名的“墙头草”,但打仗也确实有两下子,加上他手底下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啃他这块硬骨头,可不容易。 负责主攻的,是六纵十八旅的旅长,一个叫肖永银的猛将。 提起肖永银,那也是个狠角色。他15岁就跟着红军干革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多少回,打起仗来是出了名的有勇有谋。接到命令后,肖永银二话不说,带着部队就把汤阴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孙殿英仗着自己城防坚固,还想负隅顽抗。结果呢?咱们的解放军战术穿插,炮火猛攻,没多久就把孙殿英的防线撕了个稀巴烂。 孙殿英一看大势已去,就想化妆跑路。可他那张脸太有“辨识度”了,刚跑到城西,就被咱们的战士给逮了个正着。活捉孙殿英,这可是大功一件。肖永银心里也挺高兴,毕竟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可就在他审问孙殿英,准备清点战果的时候,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从野战军司令部发了过来。发报人,正是司令员刘伯承。 电报内容非常简短,但字字千钧:“肖永银同志,孙殿英身边有两个红色皮箱,里面装着稀世国宝,务必追回!” 这下,肖永银的神经一下就绷紧了。 刘伯承是谁?那是我们的“军神”啊。一场战役下来,缴获的枪支弹药、金银财宝不计其数,什么宝贝没见过?能让他亲自、而且是“紧急”发电报来追问的,那绝对不是一般的东西。 这俩红皮箱里,到底藏着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 肖永银立马把孙殿英提溜过来审。孙殿英一开始还耍滑头,死活不承认。但肖永银是什么人,几句话就把他的心理防线给攻破了。孙殿英一看瞒不住了,才蔫头耷脑地交代,那两个皮箱确实在他身边,不过城破的时候,他让自己的副官给提前带走了。 “追!”肖永银一声令下。部队立刻展开了全城大搜捕。最后,在一个非常隐蔽的角落,找到了那个吓得魂飞魄散的副官,以及那两个神秘的红色皮箱。 箱子打开的瞬间,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里面没有金条,没有美元,而是两件真正能让历史都为之震颤的国宝。 一件,是传说中乾隆皇帝的陪葬品——九龙宝剑。据说这把剑削铁如泥,剑身上镶嵌着九条金龙,还有无数的宝石和钻石,是当之无愧的稀世珍宝。另一件,则是从慈禧太后嘴里抠出来的那颗翡翠西瓜。这玩意儿也是个传奇,据说在黑夜里能发出幽幽绿光,价值连城。 这两件宝贝,正是当年孙殿英盗掘东陵时,从棺材里头直接“拿”出来的。这么多年,他把它们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东西追回来后,肖永银立刻上报给了司令部。刘邓首长指示,这些国宝是人民的财产,必须妥善保管,将来交给国家。但可惜的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变数。 关于九龙宝剑的下落,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它后来辗转到了戴笠手里,戴笠死于空难后,这把剑据说就被当做陪葬品,埋在了南京的戴笠墓里。但后来戴笠的墓被毁,宝剑的下落就成了一个谜。还有一种说法是,它现在静静地躺在大陆的某个博物馆里,只是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公开展示。 而那颗翡翠西瓜,命运更是扑朔迷离。据说它后来流落到了宋子文手中,然后被带到了美国,至今没有定论。 今天为什么要去聊70多年前的这段往事? 因为它就像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一个军阀的贪婪和丑陋,也照出了一代革命家的胸襟和远见。孙殿英到死可能都想不明白,自己费尽心机、视为命根子的宝贝,为什么刘伯承他们拿到手之后,想的不是据为己有,而是“交给国家”。这就是信念的差距。 刘伯承。肖永银将军守护的,不仅仅是几件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一种文明的尊严。 这种精神,在今天,比那些宝物本身,或许更加珍贵。那两个红色的皮箱,装下的不只是稀世国宝,更装下了一段关于信仰、责任和家国情怀的传奇。这个传奇,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了解,去铭记。
毛主席亲问粟裕:顶撞你的大将撤不撤职,粟裕的回答令人敬佩“粟裕同志,宋时轮是不
【1评论】【10点赞】
小伙爱读书
胡说八道,明明是从慈禧嘴里扣出来的乾隆的舍利!!!!!
大廖
扯淡,九龙宝剑早随着戴笠化成灰了
小伙爱读书 回复 08-24 17:42
为免罪,送给了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