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一名广西舞蹈老师在给毛主席的信中,自称是他的女儿,主席看后立刻对秘书

浅笑对风吟 2025-08-21 21:02:17

1973年,一名广西舞蹈老师在给毛主席的信中,自称是他的女儿,主席看后立刻对秘书说:我想见见她。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 岑云端原名叫岑荣端,1939年8月出生在广西贺县八步镇的一个壮族农民家庭。那时候广西农村条件一般,家里靠种地过日子,她从小就接触当地民族歌舞,喜欢跟着村里的活动学跳。父母虽然不富裕,但没拦着她追求这些兴趣。1951年,她12岁时通过选拔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145师文工团,当文艺兵,主要负责表演节目。那段日子她边学边练,很快就适应了部队生活。没多久,她随部队去了抗美援朝前线,换岗当卫生员,负责照顾伤员。这经历让她见识到战争的残酷,也锻炼出坚韧性格。战争结束后,她转到沈阳军区空军文工团,继续专注舞蹈训练。后来又调到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那里平台更大,她参与了不少大型演出,技术也越来越精。 1958年,她19岁,在中南海的一场文艺晚会上表演,毛主席注意到她,问起籍贯,她说自己是广西人,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从那以后,她有机会参加几次中南海活动,和主席有过接触。主席觉得她原名荣端听着一般,就建议改成云端,她同意了。这段经历对她影响挺大,让她对主席产生敬仰。婚后,她丈夫工作调到新疆,她跟着去了,在边疆待了八年,继续从事文艺工作。1973年,她回到广西艺术学院当舞蹈老师,那时已经34岁,生活稳定下来,但总想起北京那些日子。 1973年下半年,她写信给毛主席,回忆过去几年在新疆的经历,表达思念,最后落款是“您的广西女儿岑云端”。这“女儿”不是亲生关系,而是她对主席的一种情感表达,带着感激和亲近。她没期待回复,毕竟主席那么忙。没想到信到了中南海,主席看完后,直接对秘书说想见她。这说明主席对她有印象,可能记得那些短暂互动。 1974年大年初四,她接到通知赶到北京。主席身体已不太好,但还是接待了她。他们聊了新疆的风土和广西的变化,她待了五天,帮忙整理东西。走时,主席送她一套《毛泽东选集》,题了字,还给300元路费。他们约定以后每年见一面。她按约定1975年又去了北京,这次主席健康更差,视力也不行,但还是热情接待,两人聊了教学工作和过去事。 1976年9月,主席去世的消息传出,她作为广西代表去北京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送别。此后,她继续在广西艺术学院教舞蹈,指导学生学民族舞和基本技巧。退休后,她住在南宁,偶尔参加当地文艺活动,把那些回忆当成生活一部分。她的经历显示出普通人与领袖的特殊联系,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情味。

0 阅读:0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