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名吉林农妇救了一条毒蛇,但屡次放生都以失败告终,毒蛇总能回到家门口

浅笑对风吟 2025-08-20 21:05:34

1995年,一名吉林农妇救了一条毒蛇,但屡次放生都以失败告终,毒蛇总能回到家门口,无奈之下,农妇只好将毒蛇养在家中,这一养就是12年,为此丈夫和女儿都纷纷离开了这个家…… 王桂珍是吉林四平那边山村里土生土长的农妇,家里祖祖辈辈种地为生。她从小跟着爹妈干农活,种玉米、收麦子,手脚麻利,性子也磨得踏实。村里人都说她心眼好,谁家有啥难处,她准第一个过去帮衬,不是送点自家种的菜,就是搭把手干活。结婚后,她和丈夫黄长江生了个闺女,三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也算和气。她每天早起做饭,中午下地,晚上收拾家,忙得脚不沾地,可从没抱怨过。 她从小就对山里的小动物有股亲近劲儿。别人不稀罕的野兔、鸟雀,她见了受伤的总要救一把,用草药治好了再放回山里。村里人叫她“菩萨心肠”,她倒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她对山里的动植物门儿清,能认得出哪种草药治啥病,也知道啥蛇有毒啥蛇没毒,这都是小时候跟村里老人学的。 那时候农村条件差,家里住的是土坯房,院里种点菜,养几只鸡鸭,日子简单但有奔头。王桂珍手巧,会编草篮子、做布鞋,闲了就给邻里送点。她闺女十来岁,挺机灵,喜欢听她讲山里的故事。那日子平平淡淡,直到1995年春天,她救了那条蛇,生活全变了样。 1995年春天,王桂珍在地里干活,碰上两个外村的捕蛇人抓了条毒蛇,估计是五步蛇,身上还带着伤。她知道这蛇要被卖去药铺或者饭馆,心里过不去,就跟捕蛇人商量,用20块钱买了下来。那年月,20块钱够一家人吃小半个月了,可她没多想就掏了钱。她把蛇带回家,先养着,想等它伤好了就放生。 她男人黄长江知道后不乐意,觉得养毒蛇太危险,可她主意已定,说救命的事不能半途而废。她用草药给蛇治伤,天天喂点吃的,蛇慢慢好了起来。她给它起了个名,叫“小花”。一个月后,蛇伤### 救蛇与放生失败部分,我要详细描述农妇救蛇的过程,包括她如何发现蛇、如何与捕蛇人交涉、如何照料蛇等。我还要描写放生失败的场景,强调蛇的执着和农妇的无奈。恢复得差不多了,她就带着它去村后山放生,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谁知第二天一看,蛇又爬回来了,盘在门口。她有点懵,但没多想,又带去远点的地方放,可没几天蛇又回来了。 她试了好几回,越放越远,甚至骑自行车跑了好几里地,可每次蛇都能找回来。黄长江越来越烦,怕蛇伤了闺女,有回趁她不在家自己把蛇带到老远扔了,可回来一看,蛇又在家门口等着。他气得不行,跟王桂珍大吵一架,觉得她这是胡闹。她拦着不让打蛇,俩人越吵越凶,最后黄长江收拾东西,带着闺女走了,留下她一个人在家。 黄长江和闺女走后,王桂珍日子过得孤零零的。她没辙,只好把小花养起来,给它弄了个窝,每天喂点吃的,收拾干净。小花没咬过人,慢慢地跟她混熟了。她心情不好时,蛇就老实待着,她高兴时,它就在院里晒太阳。村里人开头都怕,躲着她走,有的还说她被蛇迷了心窍,可她不在乎,照样过自己的日子。 小花还帮她干活,家里老鼠少了,虫子也少了。有回夏天,她在院里干活,碰上一群蜜蜂,小花爬出来一摆身子,蜂子全跑了。村里人瞧见了,觉得稀奇,慢慢也不怕了,有的孩子还跑来看蛇,她就顺便讲讲蛇的习性啥的。12年下来,小花长到一米多,毒性更厉害,可从没伤过人。黄长江和闺女偶尔回来看看,可待不住,嫌蛇瘆得慌就走。 2007年,有个城里来的记者听说了这事,跑来采访。王桂珍那会儿头发都白了,小花还在她脚边盘着。她跟记者说,这蛇跟她一样,都是孤单的命,互相靠着过日子。报道出去后,有人夸她心善,有人说她想不开。她老了,小花也慢吞吞的,可她还坚持照顾着。这故事在村里传开了,成了个稀罕事,她俩就这么搭伙过日子,直到最后。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