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今天写道:“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75.8%保证金,加拿大油菜籽对华出口受限。与此同时,澳洲油菜籽得以重返中国市场。这是自2020年以来,澳洲油菜籽首次出口中国。当时中国以植物检疫问题为由禁止澳洲油菜籽输华。……中国中粮集团已向澳洲订购五万吨油菜籽。”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过去多年近乎完全仰仗加拿大供应。但是当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临时反倾销关税后,这条供应链就出现了巨大缺口。 此时,澳大利亚身为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自是成为最为直接的替代之选。这绝非偶然事件,而是经过精心谋划的贸易调整。 回顾二零二零年,当时澳大利亚油菜籽被拒之门外,官方理由是 phytosanitary 问题,说白了就是植物检疫方面的担忧,特别是防止真菌性植物病害的传播。 那时候的中澳关系确实不太乐观,贸易往来受到不少阻碍。但如今情况已发生转变,中国农业农村部甚至专门向中粮油脂公司颁发了七项转基因安全证书,从而为进口扫除了最后的审批阻碍。 有趣的是,此次所采购的油菜籽皆为转基因品种。这倒提醒了我们,国际贸易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还涉及到技术标准、安全认证等一系列复杂程序。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显然没有放松要求,而是按照既定流程完成了必要的审批。这种既开放又规范的做法,实际上为更多农业贸易合作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 再看加拿大这边的情况,他们的油菜籽产业现在确实面临巨大压力。须知,加拿大油菜籽的种植面积超一千二百万英亩,关乎二十多万个工作岗位。 突然失去中国市场,对这些从业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国际贸易就是这样,既讲究市场规律,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加拿大曾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如今采取反制措施乃情理之中的事。这倒印证了那句老话:国际贸易从来都不是单行道。 对澳大利亚的农民而言,此消息无疑是利好。根据统计数据,澳大利亚六月份油菜籽出口量只有十点二万吨,比五月的六十五点九万吨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库存紧张。 现在中国市场重新开放,正好赶上十一月份新作上市,时机可谓恰到好处。不过澳大利亚油籽联合会估计,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澳洲油菜籽产量为五百九十七万吨,低于上一年度的六百二十四万吨。 此次贸易转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层面,即中国在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过去过度依赖单个供应源确实存在风险,现在通过重启与澳大利亚的贸易,中国正在构建更加均衡的进口格局。 这种多元化战略不但对稳定国内市场价格有所助益,而且能够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毕竟,“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此理在国际贸易中亦为适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次采购可能还只是试探性的第一步。现有五万吨的订单,且未来存在追加的可能性。这批货物预计十一月至十二月装运,要到十二月底或明年初才能抵达中国市场。 国际贸易就像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每一步都会引发连锁反应。中国这次调整油菜籽进口来源,既保障了国内市场需求,又实现了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时还促进了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可谓一举多得。 说到底,国际贸易的本质就是互利共赢。中国需要油菜籽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则需要出口市场来维持农业生产和就业。若能寻觅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贸易便可顺遂开展。 素材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官方账号 2025-08-13 11:02
加拿大总理突然发飙!对华贸易大反转?2025年75.8%保证金背后真相曝光!
【12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