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斯拉夫超人!一俄军士兵独自救出30多名重伤员,普京或亲自为其授勋 在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的战场上,硝烟从来没散过。 8月刚过几天,这里的炮声就没停过,俄军122毫米炮弹每天要打出去2800发。 到了6号那天,乌军往俄军第三防御阵地砸了120发精确制导炮弹,阵地掩体塌了三分之一,到处都是断墙和弹坑。 就在这片焦土上,有个叫“先知”的俄军士兵,干了件让战友们想起来就红眼眶的事。 他不是医疗兵,是无人机班组的,可从战场统计来看,他前前后后救出了30多个动不了的重伤员,那些能自己走的轻伤员,数量多到根本没法数。 当时,他所在的连队遭到了乌军的炮火轰炸,几乎所有人身上都带伤,散布在四周,为所不多的可以被称为掩体的地方也被炸平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救护站离这里还在1公里以外,中间还时不时就有炮弹落下。 医疗兵后来回忆,那会儿炮弹落得比雨点还密,他们带着担架队刚冲出去50米就被压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有人在弹坑里没了动静。 担架也被轰没了,“先知”就拆下一个破门当担架,再把两条绑腿拧成绳子,剩下的就只有力气与意志了。 头三个伤员是他背的,有个肋骨断了的机枪手,他半蹲下来让对方趴在背上,胳膊紧紧勒着对方的腰,猫着腰在弹坑之间蹦。 炮弹在头顶炸开,气浪掀得他直晃,可他愣是没松手。 遇到腿断了站不起来的,他就把门板铺在地上,让两个轻伤员帮忙把人挪上去,自己拽着绳子在前头拖,另一个能走的伤员在后面推。 每拖10米就得趴下躲炮弹,200米的路,他们走了47分钟。 俄军后勤记录册上记着实在数:这30多个伤员里,17个是炸伤,8个是枪伤,5个被埋在塌了的掩体里。 医生说,其中7个要是再晚半小时送医,就只能算阵亡了。 这些数字摆在那儿,谁都知道这不是运气好,是拿命换命,“先知”的钢盔上留着三个弹痕,有个是步枪子弹擦过的,边缘卷得像朵花。 有回执行任务,乌军无人机发现了他们,还发射榴弹。 “先知”趁着无人机补充武器的几分钟空档,将重伤员送到后方交给医护人员,回头又去救轻伤员,还顺手用止血带给伤员止了血。 战友说,他太懂无人机性能了,连弹药飞过来的轨迹都能算个大概,知道啥时候能冲,啥时候得躲。 连队里的人都知道,“先知”心里揣着句话。 他们连打了半个月,减员快一半,连长牺牲前指着他说“你得把活着的带回去”,他就真把这句话刻进了骨头里。 有人说他是“斯拉夫超人”,这称号不是白来的。 俄军里向来不缺这种硬骨头,就像二战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潘菲洛夫上尉带着28个士兵扛着反坦克步枪,硬是挡住德军14辆坦克,最后全牺牲了。 现在的“先知”没那么悲壮,却把这种狠劲续上了。 现在,战场后方的野战医院里,“先知”的事迹被写在了墙上。 护士们说,他送来的伤员都带着股劲,有个断了腿的中尉,刚被抬上手术台就问“‘先知’还在救其他人不”。 医生统计过,这些伤员的存活率比平均水平高40%,就因为送来的时间够早,没耽误。 那面墙前总有人站着看,有新兵,有刚从前线撤下来的老兵,看一会儿就挺直腰板,好像那几行字能给他们充上电。 8月6日,俄罗斯卫星社报道这些后,有风声说,普京可能要亲自给“先知”授勋。 俄军内部没人觉得意外,因为这不是头一回了。 去年有个叫亚历山大的狙击手,在赫尔松单枪匹马打掉乌军12个火力点,普京就给了他“俄罗斯英雄”勋章,还请去克里姆林宫喝了茶。 在战场上,一个英雄能顶多大用?看看“先知”就知道了。 他救回来的不只是30多条命,还有一群人的勇气。 现在库皮扬斯克的阵地上,士兵们提起他,眼神里都带着光,仿佛只要有这样的人在,再难的仗也能扛下去。
打崩了!乌克兰军队前线大崩溃了,俄军一夜攻占157平方公里!当地时间2025年8
【8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