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这回算是把“铁哥们”中国的脸面踩了个遍,一边拿着中国的大把投资,一边干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勾当。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背信弃义,而是把中巴合作的信任基础当成了提款机。 据可靠消息,巴基斯坦竟有13家太阳能公司,借着中巴经济合作的幌子,干起了套取融资、洗钱的勾当。这些公司表面上参与中巴经济走廊的能源项目,背地里却把合作信任当成了提款机,一边拿着中国的投资,一边干着损害两国关系的事。 这些年,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太阳能领域投入巨大,像中兴能源的900MW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就达15亿美元。 可谁能想到,部分巴基斯坦公司竟利用这些项目来行骗。就拿2023年曝光的两起案件来说,一家公司通过高报太阳能板进口价格,把实际价值90亿卢比的货物报成130亿卢比,差额40亿卢比就这么被转移到了国外。 另一家公司更离谱,申报的太阳能板价格是0.35-0.70美元/瓦,可实际市场价才0.17-0.22美元/瓦,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转移了730亿卢比。 这些钱通过迪拜等中间地,最终流向了中国的一些公司,这不是明摆着利用中巴合作洗钱吗? 看看巴基斯坦的监管。从2020年起,巴基斯坦就被列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灰名单,这说明他们的反洗钱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在这些太阳能公司的案件里,银行审核不严的问题尤为突出。比如有6家公司的财务能力总共才6600万卢比,可银行却批准了他们高达130亿卢比的进口申请,这不是明摆着给骗子开绿灯吗? 还有公司虚构财务状况,税务部门却没能及时发现,直到海关事后审计才揭露真相。这监管漏洞,简直成了骗子的乐园。 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也为这种欺诈提供了土壤。这个国家电力系统脆弱,经常停电,电价还高得离谱,老百姓苦不堪言。 政府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大力推动太阳能项目,可一些企业却趁机钻空子,他们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申请融资时夸大项目规模和效益,拿到钱后却不用于实际建设,而是通过虚假交易把钱转移出去。 更让人愤慨的是,有些公司甚至把太阳能板以低于进口价的价格卖出,表面上是亏损,实际上是为了掩盖洗钱的勾当。 这些行为对中巴合作的信任基础造成了极大伤害。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对两国关系的信任。 可这些公司的所作所为,让中国的投资打了水漂,也让中巴合作的声誉受损。 要知道,中国在巴基斯坦的能源项目,像大沃风电、卡西姆港燃煤电站等,都是实实在在为当地解决电力问题的。 可现在,这些正面项目却被少数不法分子的行为蒙上了阴影。 不过,咱们也得看到,巴基斯坦政府也在采取行动。比如海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涉案公司展开追查,还逮捕了部分涉案人员。 但这些措施似乎还不够,因为类似的案件仍在发生,这说明巴基斯坦在监管机制上还存在根本性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加强对企业的审核和监督,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这13家太阳能公司的行为,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背信弃义,更是对中巴合作信任基础的严重破坏。他们利用中巴经济合作的平台,把本应用于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资金,通过各种手段转移到国外,这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伤害了巴基斯坦自身的发展。 希望巴基斯坦政府能正视问题,加强监管,让中巴经济合作真正回到互利共赢的轨道上来。
巴基斯坦这回算是把“铁哥们”中国的脸面踩了个遍,一边拿着中国的大把投资,一边干着
漫聊小知识
2025-08-11 10:36:43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