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越来越近了,一些大国讨价还价不算,连一些小国竟然也把来不来华参加阅兵作为拿捏我们、要好处的机会,那我们图什么呢? 一些国家会在9.3阅兵临近之际参与问题上提出条件,这背后既有国际政治的现实博弈,也有各国自身利益的考量,就像在国际交往中,每个国家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得失。 比如美国,曾试图将稀土出口与参加阅兵挂钩。稀土是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重要原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国内稀土产业链不完善,对中国依赖度高。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相关产业受到冲击,于是美国财长和商务部长暗示,若中国不放宽稀土限制,特朗普可能缺席阅兵,这种将外交活动与经贸问题捆绑的做法,本质上是想通过施压获取利益。 还有一些小国,例如,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不顾欧盟警告,坚持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以向参与解放斯洛伐克的红军战士致敬,这显示小国在外交选择上可能会权衡多方利益,甚至不惜得罪某些大国。 那么中国图什么呢?首先,阅兵是展示国家实力的重要平台。 2025年阅兵将展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包括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这不仅能提振国内民众的信心,也能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水平。根据2024年数据,中国军费达到314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这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而且阅兵是促进国际合作的契机。例如,2015年阅兵期间,中俄签署了32份合同,包括中国为俄罗斯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贷款。 同样,2025年中塞计划签署新一轮工厂建设协议,中国对塞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些合作项目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加强双边关系。 截至2025年,中国已是塞尔维亚最大外资来源国,合作项目超30个,覆盖制造业、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此外,阅兵有助于维护国际形象和话语权。中国举办阅兵的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弘扬和平精神,这与国际社会追求和平发展的潮流相契合。 通过邀请多国参与,中国可以加强与各国的交流,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例如,2015年阅兵有17个国家派方队或代表队参加,31个国家派观摩团,体现了纪念活动的国际性。 从长远来看,中国通过阅兵等活动,可以巩固与友好国家的关系,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例如,“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从2021年的2.7万亿美元增长至 2024年的3.1万亿美元,占整体贸易比重超过50%。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企业开拓了海外市场。 当然,国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讨价还价的情况,但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对于合理的诉求,中国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中国也会明确底线,不会为了一时的表面和谐而牺牲核心利益。例如,针对美国将阅兵与稀土挂钩的行为,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阅兵是纪念历史、珍视和平的仪式,不是政治交易的筹码。 总的来说,中国举办阅兵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也为了展示实力、促进合作,同时维护国际形象和话语权。尽管一些国家会借机索要好处,但中国通过战略布局和务实合作,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种长期的战略考量,远非短期的利益交换所能比拟。
9.3大阅兵,越来越近了,一些大国讨价还价不算,连一些小国竟然也把来不来华参加阅
漫聊小知识
2025-08-10 12:36: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