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放出消息:中国搞9.3阅兵,我们就搞广岛纪念!日本完全忽略对他国的侵略历史,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09 12:28:02

日本放出消息:中国搞9.3阅兵,我们就搞广岛纪念!日本完全忽略对他国的侵略历史,并且声称自己是“受害者”? 广岛的天空在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被撕裂。美军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弹瞬间夺走了约14万人的生命,高温将人体蒸发成墙上的影子,冲击波将城市夷为焦土。 80年后,幸存者们布满疤痕的身体和颤抖的讲述,依然让世人感受到核战争的恐怖。但石破茂在纪念仪式上的发言,却像一部被剪辑过的电影,只留下原子弹爆炸的片段,却绝口不提这场灾难的根源。 历史的真相是,1945年的日本早已深陷侵略战争的泥潭。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再到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亚洲。 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朝鲜半岛被殖民统治,东南亚国家生灵涂炭。当1945年盟军逼近日本本土时,日本政府仍在负隅顽抗,甚至制定了“一亿玉碎”计划,准备用平民生命拖延战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才决定投放原子弹以加速战争结束。 石破茂的演讲中,“侵略”“殖民”“暴行”等词汇仿佛被施了魔法般消失不见。他大谈和平的珍贵,却回避了一个根本问题:如果日本没有发动侵略战争,广岛的悲剧根本不会发生。 日本在广岛纪念活动中塑造的“受害者”形象,与现实中的核野心形成鲜明对比。这个自称“无核国家”的岛国,实际上是全球最大的钚储备国。截至2025年,日本通过核燃料再处理系统累计存储了45吨钚,这些可制造约5500枚核弹头的敏感材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实验机构中。 更令人不安的是,日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快中子增殖堆技术,这种表面用于“民用核能”的设施,其技术路径与核武器生产高度重合。 日本的核能力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中美俄三大国曾罕见达成共识,明确反对日本拥核。因为一旦这个科技强国突破核门槛,东亚的战略平衡将彻底颠覆。 但日本政府的态度却充满矛盾:一方面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另一方面却拒绝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一方面高调反核,另一方面每年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核能研究。这种“预备制核”的状态,让国际社会如芒在背。 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与其核政策一脉相承。当广岛纪念活动成为政治秀场时,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正忙着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 2025年4月,70余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长崎原爆资料馆更新展陈时,保守团体施压要求删除“南京大屠杀”等表述。这种对历史的扭曲,与对核能力的暧昧态度相互印证,暴露出日本试图逃避战争责任、重塑国际形象的深层动机。 日本右翼势力的最新动作,将历史问题彻底政治化。当中国计划在9月3日举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时,日本右翼媒体放出风声,声称要用广岛纪念活动“回应”。 这种将历史反思工具化的做法,不仅伤害了亚洲邻国的感情,也暴露了其狭隘的政治算计。 广岛的悲剧本应成为全人类反思战争的契机,却被日本政府异化为争取国际同情的筹码。2025年的长崎纪念活动中,因拒绝邀请以色列大使,导致美英法等国使节集体缺席。 这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让纪念活动失去了原本的人道主义色彩,沦为阵营对抗的舞台,更讽刺的是日本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却在中东问题上左右摇摆,试图在大国博弈中谋取利益,最终却落得里外不是人。 历史的真相不会因政治操弄而改变。广岛的钟声不仅是对受害者的哀悼,更应是对侵略者的警示。日本要真正成为和平的“引领者”,就必须走出“受害者”的叙事陷阱,正视其作为战争加害者的历史责任。 在广岛钟声的余音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创伤,更是一个国家对历史的态度。当“受害者”叙事遮蔽侵略真相,当核野心与历史修正主义交织,日本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如何选择,将决定其是成为和平的推动者,还是再次陷入历史的深渊。而国际社会的责任,就是用清醒的目光穿透迷雾,让历史的真相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

0 阅读:1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