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女子例假刚结束就去学游泳,不料,当晚就大出血住进医院,并做了手术。离谱的是,女子竟认为自己之所以这么惨,都是因为办卡时,游泳馆没有提醒自己,例假结束几天后才能游泳,因此要求游泳馆赔2000元。可游泳馆觉得冤枉,都是成年人了,是个女人应该都懂这些常识!
根据津云8月5日报道,深夜,龚女士从剧痛中惊醒,身下的床单已被鲜血浸透,她跌撞进卫生间,发现出血量远超正常月经,慌乱中翻出孩子的纸尿裤应急。
几个小时前,她还在某游泳馆的池水中自如划动,那时她坚信,自己刚结束的生理期不会带来任何麻烦。
这场持续七天的大出血最终将龚女士送进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书揭示更严峻的现实:子宫异常出血、中度贫血,伴随子宫肌瘤和息肉。
住院四天,医疗费账单定格在七千余元,躺在病床上,龚女士把矛头指向游泳馆:“他们没告诉我例假刚结束不能下水!”
带着一纸诊断书,龚女士重返游泳馆。她提出的赔偿方案直截了当:赠送价值2000元的游泳卡,或者全额退还此前支付的2000元会员费。
工作人员愣在原地,从业多年,首次遇到因生理期管理索赔的会员。
“大家都是成年人,女性生理常识还需要我们提醒吗?”游泳馆经理面对镜头满脸无奈,他翻出厚厚一沓会员协议,指着安全告知条款,水深标识、防滑提示、急救流程一应俱全,唯独没有“经期注意事项”。
谈判陷入僵局,场馆松口可延长会员期或协商退卡,但拒绝现金赔偿。当龚女士激动反问“你怎么知道所有女人都懂这常识”时,工作人员脱口而出:“总不能挨个问会员哪天月经结束吧?”
妇科诊室里,医生用激光笔点着B超影像:“这些肌瘤和息肉才是出血元凶。”医学资料显示,子宫肌瘤患者异常出血概率超30%,而游泳诱发大出血的概率不足0.5%。水温刺激可能加重出血,但绝非主因。
更残酷的事实是:龚女士的子宫内膜在持续出血中异常增厚,最终不得不接受刮宫手术。主治医生摇头:“如果及时就诊,本不必走到这一步。”
新闻评论区炸开锅,点赞最高的留言写道:“按这逻辑,吃饭噎着该找种粮的赔?”另一条获千赞的评论更犀利:“泳池没贴‘禁止呼吸’的牌子,是不是淹死也能索赔?”
也有少数声音质疑游泳馆服务缺失:“既然知道经期女性不该下水,更衣室贴张温馨提示很难吗?”不过马上有人反驳:“明天是不是要标注‘感冒禁止入水’‘高血压谨慎游泳’?场馆成卫生院了!”
经营者需保障设施安全,但无法为顾客健康兜底,现有证据无法证明游泳馆存在过失,真要较真,询问女性会员生理周期反而涉嫌侵犯隐私。
至于那张2000元会员卡?有律师坦言退卡需承担违约金:“就像买完健身卡骨折了,退卡可以,索赔医药费就过了界。”
这场风波的核心早已超越两千元赔偿,当网友争论“子宫责任该由谁主管”时,泳池波光折射的,是当代社会最割裂的真相:信息爆炸的时代,基础健康知识却仍在黑暗中溺水挣扎。
成年人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不该比驾照考题更浅薄。你支持龚女士向游泳馆索赔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