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五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反而淡定地

历史故事收集者 2025-08-06 09:25:04

1939年,五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反而淡定地对李士群说:“我的身份,岩井英一知道,你打电话问他吧!” 

李士群将信将疑拨通电话,确认袁殊竟是日本外务省的重要情报员,吓得立刻松绑赔罪,这场生死危机,不过是袁殊十四年谍海生涯的寻常一幕。

袁殊生于1911年湖北蕲春的破落书香门第,少年时随母投奔上海的父亲,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枪声惊醒了他的革命意识,脱离部队后辗转日本攻读新闻学。

1931年回国创办《文艺新闻》,以左翼立场报道文化界动态,九一八事变后更积极投身抗日宣传。

这份报刊让他进入中共地下党视野,当年10月,潘汉年在静安寺咖啡馆秘密吸收他加入中央特科,为褪去"红色印记",袁殊化名"袁逍逸"停办报刊,从热血文人转型为"灰色小市民"。

潜伏首步棋落在表兄贾伯涛身上,这位黄埔一期生将他引荐给中统头子吴醒亚,袁殊由此打入CC系秘密组织"干社",当上情报股长。

为拓宽消息网,他重操记者旧业进入新声通讯社,借采访之便混迹政商名流圈,一次日本领事馆的记者会上,他流利的日语引起副领事岩井英一的注意。

两人常约饭叙谈,袁殊刻意透露些无关紧要的情报,顺势成了日方"线人",至此,他背上三重身份:中共特工、中统特务、日本外务省情报员。

1934年,袁殊拜入青帮"大"字辈大佬曹幼珊门下,与黄金荣、杜月笙同辈,帮派身份如同护身符,让他游走黑白两道如鱼得水。

不料次年突遭变故: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负责人约瑟夫·华尔顿在上海被捕(史称"怪西人案"),牵连出袁殊曾为该组织提供过情报。

军统审讯时,他被迫供出夏衍等左翼人士,中共组织一度对他产生信任危机,为避风头,他再赴日本留学,岩井英一暗中照拂,甚至引荐他结识政界要员。

1937年回国前夕,他冒险购得十几张日军驻防地图,作为重获潘汉年信任的"投名状"。

淞沪会战爆发后,军统掌门戴笠急需懂日语的人才,经杜月笙点拨找上袁殊,经潘汉年批准,袁殊接下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一职,又添第四重身份。

他率行动组炸虹口日军军火库、暗杀汉奸,戴笠亲授大功。

1938年岩井英一返沪组建特务机关"岩井公馆",袁殊奉潘汉年之命以"军统"身份投靠,表面帮日方制衡汪伪势力,实则将此处变成中共情报据点,日方每月拨付的20万军饷,大半成了地下党的活动经费。

1939年,袁殊策划爆破汪伪76号总部时,因军统叛徒王天木告密被捕,李士群拿着他手绘的地图纸质问:"要么合作,要么枪决!"

袁殊冷笑:"胜败兵家常事,要杀便杀!"当李士群举枪时,他抛出岩井英一这张王牌,电话核实后,李士群当场赔笑送客,还塞上一沓钞票"压惊"。

此后袁殊更得日方重用,当上汪伪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教育厅长,借清乡运动向新四军传递日军部署,助粟裕部队跳出包围圈。

抗战胜利后,军统以"汉奸罪"通缉袁殊。中共将其秘密转移至苏北解放区,改名"曾达斋"重新入党。

1949年后,他在李克农麾下调研日美动向,却因潘汉年案牵连,1955年起坐牢二十年,狱中他反复写申诉材料,直到1982年随潘汉年平反而昭雪。

五年后病逝北京,骨灰盒终覆党旗入葬八宝山,这位背负"汉奸"骂名半世纪的中共特别党员,临终前对子女喃喃道:"我这一生,对得起党的托付……"

0 阅读:13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0

用户10xxx10

4
2025-08-06 11:31

坐牢二十年。1982年平反而昭雪。这一生,

用户10xxx10

用户10xxx10

1
2025-08-06 11:32

1955年起坐牢二十年。1982年平反而昭雪。这一生,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