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前司令扎卢日内断言,俄军其实是在打消耗战!他在无法快速取胜的前提下,依赖能源和人口优势大量的消耗乌军。 扎卢日内这个人,出生在1973年7月8日,那地方是乌克兰中部的诺沃格拉德-沃林斯基,一个军事氛围特别浓的城市。他的爸在那儿当军官,从小他就泡在军营里,耳濡目染那些士兵训练、坦克轰鸣的场景。1989年,他从当地第九中学毕业,接着去诺沃格拉德-沃林斯基机械制造技术学校念书,1991年拿了优异成绩出来。没多久,1993年他正式踏入军界,进了敖德萨陆军学院的普通军事系。1997年毕业后,他就当上了排长,带着小队干巡逻和演习这些基础活儿。接下来的几年,他一步步往上爬,参加过不少地面作战训练,比如协调步兵推进和火力支援啥的。 2005年,他又去国家国防学院深造,2007年以金牌成绩毕业,直接被任命为第24机械化旅的参谋长兼第一副指挥官。在利沃夫州的亚沃里夫基地干了两年半,他负责部队位置调整和防御规划。2009到2012年,他指挥第51机械化旅,管着日常调动和装备维护。2014年,从伊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国家国防大学毕业后,他继续升职。2017年,当上了西部作战指挥部的参谋长兼第一副指挥官,负责区域防御。2018年,升为武装部队联合行动参谋长兼联合部队第一副指挥官,处理边境威胁和情报。2019年12月,他成了北部作战指挥部的指挥官,监督北部军事行动,包括工事建设和士兵轮换。 2021年7月27日,他被任命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第二天就进了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在这个位置上,他推了不少改革,比如让前线士兵不用等上级批准就能回击敌火,还砍掉了一些多余的文书工作。2022年冲突刚爆发时,他指挥基辅战役,规划反击路线。2022年3月5日,他升为上将,继续领着国防事务。他这个人,一直强调灵活决策,不爱老一套的指挥结构。 扎卢日内对战场形势的看法挺专业的,他觉得俄罗斯部队用的是持久对抗方式,利用资源和人力慢慢削弱对手。在2023年11月的采访里,他说对方没法速战速决,就转而用连续炮击和阵地推进,消耗乌克兰的补给和士兵。他指出,这种策略靠的是石油出口撑起的军工生产,还有大规模动员征兵,导致乌克兰在弹药和伤亡替换上压力山大。他还说,俄罗斯从2023年底就转入消耗战模式,不再搞直接突击,而是用经济和人口基数拖垮乌克兰。2025年7月,他又发言,说如果没系统外部支持,这仗可能打到2034年,乌克兰得用无人装备和技术来应对。 他坚决反对无条件停火,坚持谈判得有安全保障,比如国际力量驻边境或武器供应协议,避免后续威胁。乌克兰部队现在最大的麻烦,不是西方武器少或不先进,而是新收到的装备用不顺手,很多新兵训练时间短,面对密集火力就顶不住,这加剧了损耗。他分析,乌克兰只能打高科技生存战,通过国家韧性和不对称战术抗衡,但机会窗口到2027年可能关上。2025年4月的一篇文章里,他提到2023年夏季行动,部队按现有方式推进,但技术变革要求调整全球安全原则。他强调,俄罗斯牺牲至少15万人,这种伤亡在别国早停战了,但对方还继续消耗策略。 扎卢日内还说过,俄罗斯的优势在于动员人力和军工,国际制裁没完全管用,导致乌克兰陷入被动。他觉得,战场需要彻底改设计,抛掉旧思维,用廉价现代无人车辆和技术手段。僵局像一战那样,技术水平让双方卡住,没大突破。他承认,早先以为能靠出血俄罗斯部队停战,但那是错误,俄罗斯不怕伤亡。乌克兰得承认人口经济劣势,转向科技战求生。要想赢,得拆解俄罗斯军工,通过创新重塑作战。 冲突进第三年后,扎卢日内2024年2月8日被解除总司令职务,由亚历山大·西尔斯基接手,原因是和高层的战术分歧,包括反攻评估不同。那阵子,他参加了不少闭门会议,讨论部队推进堵点和动员需求。2024年3月7日,乌克兰政府任命他为驻英国大使,负责协调盟国援助和外交。5月9日,他正式从军中退役,原因是健康,但还能穿军装。 现在作为大使,他继续从外交角度看战局。2025年7月,他写专栏,分析战争可能拖到2034年,强调乌克兰适应减少援助的现实,用无人技术重塑战场。他还捐了从乌克兰裔美国人继承的100万美元,给武装部队和人道组织。目前,他在大使职位上,呼吁提供F-16战斗机和战术导弹。2023年6月的一次呼吁,他向西方盟友展示装备短缺影响,指出缺现代飞机和弹药挡了反攻。他获乌克兰英雄称号,继续处理外交事务。
乌克兰前司令扎卢日内断言,俄军其实是在打消耗战!他在无法快速取胜的前提下,依赖能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8-05 20:45: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