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突然爆出,说中国每个月能造五十万架无人机,战争时期能拉到七十万,这直接让西方

陌上伊人笑 2025-08-04 17:13:05

俄媒突然爆出,说中国每个月能造五十万架无人机,战争时期能拉到七十万,这直接让西方惊呆了!因为整个西方加起来的产能都没有这么多,但我们的网友却不买账,觉得保守了,但俄罗斯为什么突然拿中国的无人机产量说事呢? 最近俄罗斯媒体说我们中国每个月能造出 50 万架无人机,真要是到了打仗的时候,能一下子提到 70 万架。 这数儿一出来,西方那边直接就懵了,要知道他们所有国家加起来,都造不了这么多,可我们中国网友却不乐意了,觉得这数说得也太保守了,我们的本事可不止这些。 你看现在俄乌那边打得正热闹,无人机在战场上那可是大显身手,不管是侦察敌情,还是带着炸弹去攻击,啥活儿都能干,有时候甚至能直接改变战局,俄罗斯自己在造无人机这事儿上,可愁坏了。 自从苏联解体后,他们的工业底子就差了不少,供应链问题一堆接一堆,2023年的时候,俄军才交上来14万架无人机,2024年虽说打算把产量提到140万架,可乌克兰那边靠着西方的援助,每个月都能有10万架,俄罗斯想完成目标,难着呢。 就在这种时候,俄罗斯突然说起我们中国的无人机产能,他们想在舆论上给欧美那边加点压力,特别是赶上北约峰会这些重要场合,让欧美看看,在无人机产能上他们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另外可能也能把大家的目光引到我们中国这儿,这样一来,自己在军事装备产能上的压力就能小点儿。 我们中国的无人机制造业,那实力真不是吹的,就拿广东省来说,2023年无人机产能就有401万架,到了2024年,直接涨到694万架,平均下来每个月超过57万架,这都比俄罗斯媒体说的全国月产量还高呢。 过去三年,我们中国无人机出口了1200万架,全球出口份额里,我们占了85%以上,做无人机的企业也像春天的竹笋一样,噌噌往出冒。 这背后是我们有一条完整又高效的产业链在撑着,你看昆山工业园区那些造民用无人机的生产线,平时就给航拍、农业打药这些民用领域干活。 真要是到了战时,能飞快转过来造军用无人机,每个月造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架FPV无人机,那都不是啥难事儿。 无人机需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高能量密度电池这些东西,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全球都是说了算的。 中航高科的T800级碳纤维,用在无人机的结构件上,不光性能好,生产起来也快,库存周转天数都少了18天,毛利率能到48%。 像电池、电机、飞控系统这些核心部件,我们中国自己都能搞定,根本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就连美国五角大楼都承认,硅谷那些造军用无人机的企业,大概90%的关键硬件都得从中国的供应链拿。 高端领域我们也不含糊,成功测试的九天大型蜂群作战平台,能带着100架无人机一起行动,技术从 “又能侦察又能打的一体” 变成了 “一群无人机协同作战”,比不少国家都强多了。 其实俄罗斯和我们中国的无人机,早就有联系了,俄乌冲突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自己的无人机技术和产能都不行,在战场上被乌克兰的无人机搞得挺被动。 黑海舰队被乌克兰的无人艇攻击,克里米亚大桥也被无人艇炸过,这些事儿都暴露了他们在对付无人武器上的短板。 后来俄罗斯就想办法提升,引进我们中国的民用无人机,改一改就用在军事上,侦察啥的都派上了用场,还跟我们中国的技术团队合作,研发军民两用的大型无人机。 像Garpiya—3无人机,一年能造800架左右,俄军把它改成G—3武装无人机后,在乌克兰战场上打乌军的后勤交通线,效果还真不错。 俄罗斯还打算在广东建个无人机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在大西北建个800公顷的生产基地,就是想跟我们中国在这领域合作得更紧密些。 我们中国的无人机产业能有今天这成绩,真不是碰巧,是这么多年在工业体系建设、技术研发上一直砸钱投入的结果。 完整的产业链是根基,从核心部件到组装生产,每一个环节都有扎实的支撑,这样产能才有保障,还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不管是民用还是战时的需求,都能满足。 自己能掌控的技术更关键,不用靠别人,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站得稳,不受别人拿捏。 我们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也给国际合作打开了新大门,在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规矩的前提下,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能促进地区和全球的安全稳定。 俄罗斯和我们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合作,就是个例子,既能帮俄罗斯提升无人机作战能力,也能让我们中国的技术和产能更好地发挥,大家都能得到好处。 我们也不能因为现在的成绩就骄傲,技术一直在进步,其他国家也在使劲追赶,我们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得继续投钱搞研发,保持创新的劲头,才能一直领先。 在国际合作中,得把握好度,既要促进发展,又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0 阅读:61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