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部核心专家胡必亮谈给黑人留学生10万元奖学金,他说:“其实真的不多,别人辛苦读书一年才给10万块钱。”吔,这样说我们还亏待他们了? 2020年的时候新浪财经采访了北师大的胡必亮教授,当时主持人就提到,网上好多人对政府帮非洲搞经济、给非洲学生来中国留学的机会有不少误会。 胡教授一听就接话了,说国家给非洲学生定的奖学金标准其实挺低的,一个人一年也就 10 万块钱。 胡教授觉得10万块不多,他说这些留学生回去之后,能帮着促进中国和他们国家的交流发展,以后能成国际合作伙伴,从长远看这钱花得值。 可老百姓不这么想,10万块钱,对国内不少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是一家人起早贪黑干好几年才能攒下来的。 国内多少学生上学的时候省吃俭用,一顿饭就啃个馒头,有的贫困地区的学生,连买本辅导书都得犹豫半天,基本的学习生活都难保障。 再说说学校这边,现在都想提升自己的国际名气,在各种排名里往前挪挪,所以都想多招点外国学生,这本来也没啥错。 可有些学校太看重数量了,就干出些让人不理解的事儿,比如把入学的门槛降得特别低,有些外国学生的学习水平还不如咱们国内的普通学生,却能轻轻松松进校门。 不光奖学金给得多,住的宿舍、用的生活设施都很好。 咱们国家这些年经济是发展得挺快,日子越过越好了,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挺严重,好多地方的人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孩子上学、家里人生病这些基本的事儿,还有不少难处。 在这种时候,给外国留学生这么高的奖学金,大家自然会琢磨,这资源分配到底合理不合理。 要是你家孩子辛辛苦苦读书,拿点奖学金比登天还难,可看着外国学生轻轻松松拿那么多钱,你心里能平衡不? 其实大伙儿不是反对给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主要是觉得这金额和分配方式有点说不过去,国内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拼了老命才能拿几千块钱,外国留学生刚来就能拿10万块,这差距也太大了。 国内学生才是国家将来的顶梁柱,他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一点也不比别人少,把这么多资源都给了外国留学生,国内学生和家长心里肯定不得劲。 现在都讲究教育国际化,让外国学生来咱们这儿学习交流,能促进不同文化互相了解,这是好事儿,但前提是得公平合理。 胡教授说外国留学生回去能促进合作,这想法是挺好的,可国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行各业照样能为国家做贡献啊。 他们也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不能为了跟别的国家搞好关系,就把自己国家的学生晾在一边。 资源就那么多,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这确实是个难事儿,但最起码得做到差不多公平,不能差得太离谱,不然肯定会闹矛盾,影响大家和睦相处。 现在大伙儿讨论这事儿,其实也是在关心教育资源分配公不公平,国内学生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每个学生都该被重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得一视同仁,不能偏心眼,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帮着国家发展得更好。 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其实啊,老百姓就是希望能一碗水端平,国内学生辛辛苦苦读书,付出的努力不比任何人少。 在咱们国内,一个普通学生一年的生活费,省着点花也就两三万块钱,10万块钱的奖学金,不光能覆盖所有生活费,还能剩下不少,这跟国内学生靠奖学金勉强维持生活比起来,差距实在太大了。 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国内学生,为了凑学费和生活费,还得课余时间去打工,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而外国留学生拿着高额奖学金,不用为钱发愁,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这在竞争上就不公平了。 咱们国家一直提倡公平公正,在教育上更该体现这一点,不能因为追求国际化的虚名,就忘了教育的本质。 要想让教育国际化搞得好,就得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应该是来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国内学生也能通过和他们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这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谁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公平的环境里学习成长,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回报。 公平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守住这条线,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国家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不仅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2020年,内部核心专家胡必亮谈给黑人留学生10万元奖学金,他说:“其实真的不多
陌上伊人笑
2025-08-04 11:33:42
0
阅读:0